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抚州市支队黎川县大队 江西抚州 344600
摘要:在当下生活节奏日益提升的环境中,一些突发事件总是会出现在人民群众的身边,例如火灾就是经常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但是火灾的出现有时是因为一些电器老化造成的,然而还有一些却是人为故意纵火造成的。所以在火灾发生后调查取证就成为了分辨火灾发生的重要工作,可是毕竟在火灾抢险过程中需要用水来扑灭起火点,这就使得调查取证成为了困扰火灾调查人员的一大难题。那么本文就针对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防范办法研究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火灾调查人员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现场勘验
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抢险救灾是必然的,然而在抢险救灾后为了证明为何起火就需要通过收集物证进行推理,通过物证的推理可以准确判断出为何起火,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火灾到底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还是自然因素引起的。然而这些物证经常会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遭到破坏,同时调查人员在取证过程中也无法有效的对证物进行保存,这一问题就导致很多火灾出现后调查人员无法快速确定起火原因,也就无法对受害的群众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了火灾抢险救灾后善后工作的复杂程度[1]。
一、火灾调查的重要作用
火灾调查人员在取证过程中需要对证物以及痕迹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为何起火,不仅如此,在物证与痕迹研究过程中调查人员还可以通过起火原因来总结预防经验,进而避免再次出现相关类型的火灾。因为火灾也属于被调查案件,所以为了保证案件调查的公平性,就需要通过火灾调查来确定起火物品,进而对起火物品进行分析来判断是否为人为纵火,若是通过调查确定是人为纵火,那么就可以根据调查出来的证据对相关作案人员进行问责,以保证受害者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说火灾调查工作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火灾调查还可以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很多犯罪分子在实施违法事件后为了销毁证据就会故意纵火,并以为通过纵火就可以将所有证据销毁干净,进而躲避法律的追责,因为法律是要用证据来说话的,若是证据都被销毁了那么犯罪分子就会逍遥法外。因此在当前这一法治社会中就不能出现这种挑衅法律公平性的事件出现,在火灾扑灭后调查人员就会立刻进行证物采集,进而通过缜密的分析来寻找蛛丝马迹,绝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痕迹,这样就可以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将案件直观还原出来,进而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2]。
二、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原因
(一)现场勘验导致物证损坏
当火灾被扑灭后火灾现场检查就是调查取证的第一步,在现场检查中包含以下四个工作环节,分别是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专项勘验。并且每一检查环节都十分重要,以保证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可以初步判断火灾起因,同时寻找到起火点。但是毕竟每一检查环节所针对的检查内容不同,这就导致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很多证物都会受到破坏,就比如在环境检验过程中调查人员就需要进入到现场对失火环境进行分析,那么在行走过程中就会导致一些散落在地面的证物被毁。与此同时,在火灾抢险过程中救火人员也不会针对某一件物品进行保护,救火人员只能在火灾现场通过洒水来控制火情蔓延,这就导致在洒水过程中很多证物就会被高压力的水柱破坏,这就进一步为现场取证带来了影响。与此同时,调查人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会对物品进行翻动检查,这就导致很多关键证物在翻动过程中被破坏,很多火灾现场证物破坏就是因为在初步检查过程中肆意翻动物品造成的,这就对下一步的勘验工作带来了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调查人员在现场勘验过程中寻找不到重要证物,使得火灾调查取证工作陷入了窘境,最终在调查结束后就会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问题。
(二)现场提取导致物证损坏
其实很多情况下证物遭到破坏也与群众有关,众所周知在火灾出现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但是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逃跑就会出现拥挤现象,这就使得很多关键的证物在群众疏散过程中遭到了破坏。
同时部分调查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调查人员在进入火灾现场后会随意翻动现场物品,最终导致很多重要的物证遭到了破坏,有时还会出现物证收集地点记录错误的情况,因为在物证收集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拍照就开始取证,这就导致最后需要准确物证收集地点时工作人员只能说出大概方位,进而影响到证物检查与现场还原工作效率,不利于技术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3]。
(三)保存送检导致物证损坏
很多情况下调查人员进入现场收集物证时都会拿着很多物证保存袋,刚开始调查人员还会专业的将不同类型物证放到保存袋中,但是随着工作时间不断推移,越来越多的物证出现在调查人员面前,这时调查人员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部分调查人员会将物证随意放到保存袋中。例如在找到铁质物证后应放入防腐保存袋中,结果调查人员为了方便就会随意找一个物证袋放进去,使得物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并且也无法在物证中找到任何重要信息。因为很多事件的处理需要将物证进行长期存放,只有在案件出现转机时才会将物证全部整理起来最终形成证据链,但是经常会出现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物证受损,最终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进而影响到火灾调查工作的有效性。
三、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防范措施
(一)收集提取物证时加强保护
为了保证火灾现场的每一个证物都得到有效保存,同时保证在调查后可以有效开展案件梳理工作,调查人员对火灾现场证物进行收集时就要利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取证。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调查人员就可以在取证前对证物进行拍照,并将周围环境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提取过程中有效保护证物,即便证物出现了损毁也可以通过图片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火场证物应用效率。
(二)加强勘验现场保护
火灾勘察现场保护工作有效性是保证火场证物完好无损的关键,因为在火灾扑灭以及调查人员进入现场勘察时会出现一段空白期,此时就会出现群众赶回火场抢救物品的情况,这就会直接导致重要证物受到破坏。所以在火灾扑灭后消防人员可以对火场进行暂时性管理,直到调查人员到达现场后消防人员就可以逐步退出火场,以保证火场证物不会受到破坏[4]。
(三)提高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养
调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是有关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就是因为部分调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素养较差才会导致证物受到破坏,所以在工作中有关部门就要针对调查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以保证调查人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更加专业的业务水准与素养提取证物,同时保证火场证物的完整。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在法制社会中任何事情都需要讲求证据,所以就可以看出火灾物证调查以及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防范办法研究的重要性。那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就要提高对火灾调查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以保证火灾调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件证物,同时还要不断优化火灾调查工作管理方式,进而提高火灾调查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锦凯,赖思颖.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7):28+30.
[2]任乾军.论火灾调查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1):16-17.
[3]郑亚阳,苏毅坤.火灾调查中现场勘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6):86-86.
[4]王秋潭,闫真真.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科学,2019,(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