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 山东垦利黄河河务局 257500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现状分析了河口河段防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河口治理及防汛作为参考。
关键词:防汛:黄河口:河道:堤防:控导
1前言
黄河口自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经淤滩成槽和溯源冲刷后,又经1986-1995年的来水来沙连续偏枯,河口河段发生了严重淤积。至1995年汛前,利津、一号坝、西河口3000m³/s水位比1984年分别抬高了1.96m、1.7m、1.84m。河口河段河槽逐渐萎缩,过水断面逐渐减小。清水沟流路已演变成只要过2000m³/s就漫滩的河槽。严重的淤积,不但加重了本河段的防洪负担,而且对利津以上河段的防洪也带来不利影响。1996年汛前实施了清八改汊,使西河口以下河长缩短了16km,河道比降加大,加之当年汛期水沙条件较好,利津站3000m³/s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引起河口段河道的溯源冲刷。特别是自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以来,河槽平滩流量增加到3500m³/s-3800m³/s左右,但河口河段仍处于淤积,改道循环中。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分析河口防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为今后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堤防工程标准不足
2.1.1左岸堤防
左岸堤防全长49.731km.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左岸堤防共有26.8km堤顶高程达不到设计标准,占左岸堤防总长的54%。堤顶宽度不足。左岸一级堤防的设计堤顶宽度为10m,现状左岸堤防的顶宽为7m,全部达不到设计标准。
2.1.2右岸堤防
右岸南防洪堤全长27.8km.目前南防洪堤级别为二级,标准偏低。右岸堤防保护的不仅仅是黄河农场,小型工矿和一些乡镇企业,而且是保护着东营市东城、永安机场及油田采油厂等重要工业设施及城区人口。确定南防洪堤级别为二级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2.2河道整治工程布设稀少
渔洼至入海口河段长约65km,有堤段两侧堤距5km-14km,河道平面变化大,河槽很不稳定。其中渔洼-西河口河段,介于窄河段与入海河段之间,主河槽宽300m-500m,河道呈微弯型,弯曲系数约为1.07,河相系数(宽深比)为5.0-6.0,该河段只有2处控导工程,河道平面变化较明显。尤其是从1993年汛期苇改闸工程全线脱流后,十八户-西河口河势上提下挫,变化剧烈。2003年以后右岸十八户附近坍塌明显。西河口以下为清水沟流路入海段。两岸堤距为6.0km-14.0km,自上而下呈喇叭形。其中西河口至十四公里,河道长15.8km,两岸堤距6.0km-8.0km,主河槽平均宽457m,河道为弯曲型河段,弯曲系数为1.22,十四公里以下为清水沟流路改道后新淤的尾间河段,河道宽浅,河相系数为8.0-20.5,主河槽宽390m-750m。该河段自西河口以下有西河口,生产村、护林、十四公里、八连、清四、清三等7处险控工程,明显稀少,不能固定中水河糟。清四以下到入海口约36km,为无控制河段,由河道两岸的导流堤约束入海。
根据河道整治工程密度计算,北店子至义和庄整治密度为0.75,义和庄至西河口为0.53,西河口至清七断面为0.31,河口段整治密度明显偏少。不能有效控制河势变化。
2.3拦门沙没有得到有效整治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拦门沙,洪水期抬高水位,影响行洪,凌汛期极易卡冰,造成封河。对于拦门沙的治理,几代治黄专家进行了尝试,但都没有连续下来。首先是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拖淤试验,但效果不明显。其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进行的疏浚破门试验,效果较好,但没有坚持下来,至今对拦门沙一直未实行工程措施治理,对当前防洪防凌均产生不利影响。
2.4非工程措施存在薄弱环节
2.4.1防守力量不足
左岸西河口以下无村庄,汛期防守力量为济军生产基地和胜利油田采油厂职工。右岸汛期防守力量为黄河口镇、永安镇及黄河农场的群众和职工,二线三线防守力量需从广饶县调集,人员多,难于管理。
2.4.2汛情观测手段落后
河口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滩区杂草、湿地、烂泥交织在一起,又缺少交通道路,加之滩区宽阔,河槽离大堤-般在5km-6km,给观测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清八以下,凌汛根本无法观测,封河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无法确定。
3主要对策建议
3.1完善堤防工程防洪体系
对于左岸堤防工程进行加高加固,使其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对于右岸堤防,建议开展保护范围调查,重新对堤防级别进行论证,使其尽量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要对危及堤防安全的滩实时治理。1979年以前,清水沟流路河道摆动幅度大,滩面淤积比较平整。近十几年来水较小,尽管有些漫滩淤积,但多是滩唇淤积,滩面淤积较少,形成较大的横比降。清一--清七断面滩唇到堤根横向高差已达1.20m-2.45m,若遇大水漫滩,很可能发生横河,主溜直冲大堤,危及堤防安全。因此,在进行大堤加高的同时,抓住时机,相继完成堤河治理,以确保大堤安全。
3.2加快河道整治,固定中水河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河口以下河段整治密度稀疏,河槽不稳定,造成了左右摆动。西河口-清四河段,现有工程不能完全控制河势。右岸护林控导上首持续坍塌坐弯,需新修控导工程,左岸清三工程上首持续坍塌需向上延长。清四-清八断面,河道长约15km,两岸均无控导工程,建议根据河道冲刷实际、规划实施节点工程,防止河道摆动,清八至入海口,河道长约12km,建议实施堵串,保持单股河道入海。
3.3加强对河口的研究治理
拦门沙是阻碍行洪和卡冰的主要症结,因此,河口治理应先从治理拦门沙做起。首先应研究选择精度高、易操作的观测面,定期对拦门沙进行观测,彻底搞清拦门沙的形状、几何尺寸、形成规律及边界条件。其次是通过物理模型、数字模型及实际观测,搞清拦门沙的形成机理。第三是制定专门的整治、措施,有计划的对拦门沙进行治理,以保持行洪畅通,减少河槽淤积。
4结语
河口防汛是一项复杂工程。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工程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堤防工程要达到设计标准,河道工程要及时修做,固定中水河槽,畅通河门,才能确保度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