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铁路调度指挥工作对于保证铁路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的铁路调度指挥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铁路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优化。铁路部门可以通过增强调度安全管理、加强调度指挥的统一性、促进调度指挥信息化建设、提升调度指挥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策略对铁路调度指挥体系进行优化,以此来促进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
一、铁路调度组织机构的设置
1 三层级的调度组织机构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项复杂化的系统,我国更是一个铁路运输行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拥有数以万计条铁路。因此,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性的调度组织机构显然难以发挥作用,也难以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基于此,结合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实际特点,现阶段铁路调度组织机构为三层级制,国铁集团调度指挥中心、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和基层站段调度等三层,每一层按照各自的功能和职责发挥作用。按照层级的不同,上一层级协管下一层级,特别是当出现重大铁路事故时,上一层级的调度组织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权利,以便尽可能将事故后果降低至最小程度。
2 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设置方案
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中,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科学作用,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既需要严格按照上级调度指挥中心的指令来科学开展工作,做好管辖范围内的铁路线路的调配与统筹管理,确保各条线路运输高效且安全。基于此,本文将以 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为例来探索调度指挥体系的设置方案。
(1)干线引导兼顾枢纽的模式。在 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的设置过程中,可以采用干线引导兼顾枢纽的模式。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以某一条铁路线路为主,从起点到终点等,都纳入调度指挥中心的指挥和管理范畴。但一条完整的干线不可能没有分支,一旦出现分支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枢纽。虽然枢纽有大有小,但都应该纳入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基于这种管理模式,调度指挥中心能够结合过境路线或者自身的运载能力等科学调配资源,全面调度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线路,切实提升调度管理的整体成效,从源头上来优化铁路运输的整体运力。与此同时,通过应用这种模式,还能够及时发现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应对和解决策略,确保问题在萌芽状态即可发现和克服。实践证明,这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一般适用于相对比较大的区域调度台。通过科学管理与统筹协调,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区域内的整体运力。
(2)以枢纽带动干线的模式。在铁路运输调度组织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其设置模式是相对比较多样化的。除上述模式外,还有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模式,那就是以枢纽来带动干线的模式。铁路运输是盘根错节、相互交叉的,这种设置方式旨在尽可能形成铁路运输网络,减少对资源的占用和浪费。在铁路运输线路的设置过程中,枢纽可以称之为“中转站”,每个枢纽都配置一个规模不一的车站。在区域调度台的设置过程中,为真正提升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水平,全面统筹管辖范围内的诸多运力,不断整合管辖范围内的各个车站等,区域调度台在设置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各个车站有效联系起来。基于此,通过运用这种模式,能够切实发挥管理与统筹的能力,能够优化各个车站之间的协同配合。当一个车站有需求需要就近车站进行“让路”时,无需直接联系,只需要区域调度台获悉,就可以通过操控计算机的方式快速进行响应。此外,在这些调度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伴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部门也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来探索和构建全新的模式,比如车站自主化的调度模式等,但这些自行调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铁路运输的统一网络化管理的实现。
二、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策略
1 构建综合型路网运营管理体系
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整体水平,铁路部门应该全面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完善和优化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科学的综合型的路网运营管理体系,将铁路运输的各条线路等统筹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化调配以及自动化监控等。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应该结合各个区域、各个地方的差异化特色等,构建相应的运行方案以及运行图,综合性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成效。不同线路的运行轨迹是存在差异的,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可以通过管理体系的构建来切实优化运行轨迹,实现更加统筹更加整合的运行方案,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运力。
2 构建调度集中化管理系统
在铁路运输调度组织体系的构建中,基于传统的分层调度或者分类调度的实际情况,为整体优化运力,全面提升运输实效,铁路部门应该构建调度集中化管理系统,将所有的差异化调度统筹结合起来,实现全面精细化的调度管理。同时,各个调度领域应该加强协同配合与资源共享,及时采取关键性的举措来优化整体利益。与此同时,还应该实现列车在区间运行的实时调整,充分利用列车在区间运行的附加时分,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及时调整,进而形成高度集成的客运专线调度及行车控制架构,满足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
3 加强调度指挥的统一性
首先,通过精细化的运输组织来达到这一点。各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应当严格做好管辖区域内的列车计划编制,并且严格执行国铁集团制定的分界口列车交接计划,同时处理好列车运输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其次,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的相关机制。在全路调度工作会上做好铁路运输工作的重点安排,同时各个区域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运输协调会议,针对铁路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协调。另外,还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运输协调工作,保证铁路运输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应当对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并且做好考核评价信息反馈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从中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持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顺利开展。
4 促进调度指挥信息化建设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主动的推进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除了应当建立专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小组外,还应当积极进行系统功能开发、业务规范制定等工作,并且做好系统操作的考核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正确应用各项系统功能来辅助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应当持续进行功能的优化和完善,进一步增强系统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应当做好调度信息的动态共享和应用,并以此来促进铁路调度指挥的效率提升,并且保证调度安全。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客流输送计划、列车停站计划等,以此来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并且进一步提升铁路调度指挥的决策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帮助工作人员制定风险预防措施,提升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风险防控能力。
结语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不仅有利于国家顺利将各种基础物资运输至全国各地,而且还能有效提升铁路运输工作的效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铁路运输的时间、路线等进行规划安排,使得各个列车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在相应的轨道上,从而保障铁路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沈涛.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44.
[2]牛晓勇.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浅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