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与启示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东
[导读]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团委副书记  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明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汽轮机”),是国有大型发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2项。
        当前,哈电汽轮机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协助公司党委把1400余名青年职工培育成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人才队伍,是哈电汽轮机共青团工作最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哈电汽轮机团委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要求,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结合企业实际,以培育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青年人才队伍为目标,大力实施以“一个关键时期、双重优势保障、三大品牌活动、四项助力行动”为基本内涵的青年成长成才计划,促进形成青工“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公司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一、聚焦“一个关键时期”,服务新员工职业起步
        “一个关键时期”即新员工入职黄金期。新入职员工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对企业发展充满期待,但同时容易被企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影响。哈电汽轮机团委高度重视迎新工作,每年单独印发迎新系列活动方案,帮助新入职员工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无缝衔接,走稳职业生涯第一步。
        1.情感认同,走近新入职员工心里
        “不怕共青团不跟党组织走,就怕团员不跟团组织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事实,团组织只有走入青年心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了让新入职员工真切体会到团组织的关怀,赢得青年的情感认同,新入职员工报到伊始,公司团委就全程参与其中。无论是开班式上团委负责人热切期盼的话语还是青年社团招新时的青春气息,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到中秋节深入公寓的细致慰问,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不知不觉中团组织也真正走入了新入职员工的心里。
        2.思想引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春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哈电汽轮机团委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组织新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年通过邀请知名讲师开展青年价值观讲座、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书法展、观看红色电影《建军大业》等方式,加强对新员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学习,引导新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组织新员工参观集团总部及在哈企业,培养新员工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发挥“双重优势保障”,合力助推青年成才
        1.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哈电汽轮机团委从基层团组织按期改选换届、配齐配强团干部、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加强协作区建设、完善团干部考核体系、规范开展主题团日和超龄离团仪式等方面抓实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2.发挥青年社团组织优势
        近年来,哈电汽轮机团委因地制宜,建立了“写作社、演讲社、舞蹈社、足球社、篮球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青年社团组织,按年度选拔聘任思想政治过硬、拥有特长的社团负责人,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职工凝聚起来,以各类社团活动为载体,丰富青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切实提高青工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
        三、强化“三大品牌活动”,锤炼青工岗位技能
        1.开展导师带徒,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每年新入职员工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严格导师选拔评聘,签订导师带徒协议,通过导师带徒,实现了高效的知识和技能传承,形成师徒型人才链。

坚持每年度开展优秀“名师•高徒”评选活动,对于表现优异的师徒进行适当奖励。
        2.深化岗位建功,在攻坚实战中提升青工技能
        每年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根据岗位类别,分为科研设计线、工艺技术线、技能人才线、经营管理线、生产辅助线等5条战线分别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的公司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青年岗位能手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能结合实际运用到公司主任师评聘和高技能人才评聘等各项人才政策中,与青年的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直接挂钩。
        3.举办技能大赛,搭建青工技能展示平台
        结合每年生产任务整体安排和当前青年职工技能成长的需求,积极承办全省青工岗位技能大赛。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让青年技能人才亮出绝活,在“比一比,赛一赛”中激发青年技能人才、技能团队的赶超热情和创造激情,为更多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发掘拔尖工匠提供有效途径。
        四、坚持“四项助力行动”,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四项助力行动”指的是团组织通过加大关怀力度、扩大典型宣传、丰富文化生活、强化志愿品牌,服务和凝聚青年,为青工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1.加大关怀力度,解决青年职工的实际困难
        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青年愿望,倾听青年意见,每年至少完成1篇青年思想调研报告,向党政领导反映青年声音,积极为一线青工解决实际困难。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慰问坚守工作岗位的青年职工以及因各种原因未能返家的新入职员工。积极组织单身青年职工参加各类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帮助解决大龄青工的婚恋问题。
        2.注重典型选树,营造崇尚先进的积极氛围
        加强优秀青年技术人才、青年先进集体事迹宣传,通过公司厂报、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个人事迹,讲好青年故事,塑造青年楷模。邀请青年岗位能手家属共同参加“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家庭日活动”,激发青年职工及其家属的荣誉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每年将优秀新员工评比结果反馈党委组织部,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依据。注重推荐优秀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到党群机关各部门任职锻炼。
        3.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
        大力支持青年社团开展各类活动,丰富青工业余文化生活。举办五四文艺汇演、迎新文艺汇演、小足球比赛、台球比赛等活动,展示青工良好精神风貌,提升企业凝聚力。加强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行动,传播哈汽青年正能量。
        4.强化志愿品牌,鼓励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
        各基层团组织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除此之外,哈电汽轮机团委还组织基层团干部及团员青年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到市区组织得“志愿服务星期六”“文明交通志愿行”“疫情防控”“金秋助学”等各类活动中,走出企业,净化社区卫生环境,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五、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效果和经验启示
        近年来,哈电汽轮机通过实施青工岗位技能提升计划,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的青年人才,有效推动了公司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公司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2015年至今,公司1名青工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荣誉称号,3名青工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个青年集体获得“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此外,还有40余个青年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荣誉。通过以上实践,笔者认为,企业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自觉融入中心
        要始终把团的工作放到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检验。在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团组织要主动作为,为企业更好地凝聚和培养青年人才。
        2.必须竭诚服务青年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