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县城乡规划事务所 511600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就是运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施工建造整体水平,避免建筑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确保能源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保护环境的整体水平,保证居住环境得到优化的一种新型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能够为人们营造舒适、安全、绿色的生活居住空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深层次分析,能够形成绿色建筑意识,确保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实际建设时还要充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建筑行业对能源资源消耗非常严重甚至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加强建筑节能环保性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物整体功能需求,还要确保建筑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保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利用绿色设计理念可以确保建筑设计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绿色建筑物的主要特征
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指在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设计涵盖了居民生产生活、公共空间等方面,而绿色内涵包括生态文明、健康宜居等内容。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保证建筑节能环保的整体效果,为人们营造绿色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要贯穿建筑施工前期、建筑施工中期以及建筑竣工等全寿命周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及时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要全面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加强管理。其次,在绿色建筑施工时要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选择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主要施工材料,能够有效避免甲醛、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建筑材料选择应该避免使用劣质假冒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具有无污染、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还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最后,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谐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还要对太阳能、风能等天然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
2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分析
中国的绿色建筑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迅速,在政策、标准、技术和宣传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中国的绿色建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例如:太阳热能集热集成到外墙设计、阳台设计和屋顶设计中,目前太阳热能温水系统和建筑集成技术非常成熟。正常情况下,该技术有3 ~ 4年的投资回收期,适用于酒店、医院和住宅建筑的安装和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仍有多种技术系统类型可供选择,应用可能性很高。除了太阳热能技术、地面热泵技术是绿色建筑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地面热泵是一个可以从地球吸收能量的系统,包括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自然能源,在冬天吸收能量,在夏天释放热量,使用热泵加热或冷却建筑物。地源热泵技术具有高能效,不引起环境污染,可用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
3绿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建筑项目施工设计只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才可以增强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在建筑物设计时科学合理的方案,来适当运用这些技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环保性能。可再生资源使用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保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增强。还要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所处区域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合理分布,加强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
3.2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建筑设计需要充分满足建筑绿色空间的需求,将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在单位空间设计中发挥出生态功能,有效降低控制成本。城市绿色空间要模拟真实的自然植物群落,将乔木作为主要植物,关注不同地方的多种树种,综合各种草木花卉,这样搭配好的景观才更加美观、结构科学合理、物种丰富多样、表现了非常好的层次感。在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时还应该对地理环境进行判断,遵循自然设计的原则,确保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效协调。
在任何一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都必须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区域气候、地理环境、地方文化风俗以及建筑风格等相关内容。只有确保建筑设计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才能够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将绿色建筑设计融入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不仅能大大降低能耗、节约资源,而且能保证绿色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绿色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废水合理循环设计、行政管理、能耗指标的精确控制等,它们相互融合、缺一不可。
3.3提高可循环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充分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应该针对当前资源消耗过度的问题进行优化解决,可再生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等,尽管这些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却并没有广泛推广。在今后建筑规划时,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取代传统电能。加强政策性引导,注重本地能源资源的开发,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区域环境特点,充分对再生资源进行优化考量,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满足能源发展需求分析,促进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居住的空间,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重要结果。在建筑工程空间选择、建造、施工、使用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消耗和扰动,影响实际的作用。为此,在绿色建筑施工时,必须要保证体系和谐、系统和谐、关系和谐。在过去建筑设计时,由于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沙、土石等材料,很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周边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绿色理念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能够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破坏,适应周边生态环境满足生态系统的合理发展,绿色理念指导下改进建筑设计。
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全面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能够为人类营造舒适健康文明的居住空间。但是随着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建筑物的能源资源消耗非常严重,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文关怀,各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营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仲靖宁.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10-111.
[2]杨康.浅议绿色建筑对建筑学设计发展[J].居舍,2019(08):76.
[3]代霞.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95+97.
[4]靳子淑,胡素兵,简常圣,周跃然,杨鹏.绿色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