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病患者钙磷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石文倩
[导读]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
        石文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9 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a、P、iPTH、BUN、Scr 及 CRP 均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Ca、P、iPTH、BUN、Scr 及 CRP 的水平要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矿物质水平有改善作用,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病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于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肾透析;血液灌流;慢性肾脏病   
血液净化是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半透膜通过弥散、吸附、对流等方式进行溶质交换的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其主要治疗作用是清除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清除过多水分、净化血液,是目前治疗肾衰竭最为有效的方案之一。有研究发现在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可伴随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等,增加死亡风险,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液灌流是指将患者的血流引入灌流器,清除外源性与内源性毒素后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治疗手段能极好地规避血液透析的缺陷,使治疗达到最优化效果。本文引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患者的钙磷代谢及骨异常情况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9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及试验调研要求;符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排除标准: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精神性遗传病史及沟通困难的患者。
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从饮食、血糖等方面进行控制,给予相同剂量的维生素及铁剂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单予血液透析治疗:采用 AK95 型血透机,要求膜面积 1.5 m2,透析血流量 180~220 mL/min,透析液碳酸氢钠流量500 mL/min,透析周期 4 h/ 次,3 次 / 周。试验组中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其血液透析与对照组相同,血液灌流治疗:选用 HA130 型一次性血液灌流仪,肝素 100 mg 配生理盐水 1 000 mL清洗仪器及管路,透析前连接透析机,透析 2 h 后取下继续进行透析 2 h,透析周期 3 次 / 周 [13]。
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从血清钙(Ca)、磷水平(P),肾功能指标,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依据 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价,SF-36 包括 8 个领域: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 疼 痛(BP)、 健康总体自评(GH)、 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心理功能(MH),分数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4、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及Excel 绘制图表,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中男 21 例,女18 例;年龄 29-63 岁,平 均(51.3±7.4)岁;平均病程(5.4±2.7)年;透析时间(28.6±13.7)个月。对照组中男 16 例, 女 23 例; 年龄 28-67 岁, 平均(54.3±6.9)岁;平均病程(5.7±2.8)年;透析时间(25.4±12.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Ca、P、iPTH、BUN、Scr、CRP)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的 Ca、P、iPTH、BUN、Scr、CRP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 论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时,除了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外,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血液净化方式,但也应注意,不同的净化方式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血液透析治疗是慢性肾脏病现阶段的主要治疗手段,现已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接受此类疗法。血液透析治疗是借用透析器将机体内的代谢物进行物质交换从机体内排除,与此同时,其还会清除机体内过多的水,以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在血液透析治疗时会伴有矿物质代谢紊乱、机体骨异常,其表现为血钙含量降低、血磷含量升高,血磷过高会导致心血管钙化,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钙过低会导致骨质疏松、骨痛等骨异常症。血液透析对尿素 氮、肌酐等分子量较低的物质清除效果较好,但对大分子蛋白、磷等物质的清除效果不佳。血液灌流是将血液引入灌流器,经吸附作用清除一些大分子物质,主要特点是吸附容量大、吸附快,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大分子毒素清除的首选方案,在治疗药物中毒方面亦广泛应用。血液灌流是指一次性灌流器连接透析机,将血流引入灌流器中,清除血液中外源性及内源性毒素,经传输管路输送回机体内的治疗方法。该治疗可极好地规避血液透析缺陷,使透析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本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矿物代谢及骨异常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a、P、iPTH、BUN、Scr 及 CRP 均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 Ca、P、iPTH、BUN、Scr 及 CRP 的水平要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血液透析治疗时联合血液灌流疗法可平衡血液中的矿物质,维持钙、磷的正常代谢,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发生,使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有益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矿物质水平有改善作用,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病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于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春燕.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1):35-37.
[2] 李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8):56-57.
[3] 周振煌,林恒钊,彭炎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合型透析方式对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