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瑜 赵吟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需要许多锐器,这些锋锐器很可能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伤害,并威胁到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将分析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利器损伤 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由于锐器伤害而患血源性疾病的案例时而发生。目前,已经证实可以通过锐器伤口接触传播病原体有20种之多。其中,乙型肝炎(HBV 3)、丙型肝炎(HCV - I)和艾滋病(HIV / AIDS)的威胁最大。手术室护士经常使用锐器,并在手术合作中经常与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和体液接触。锐器伤害出现几率更大,导致血液传播感染的风险更高。因此,有必要彻底了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状况,并探索预防措施,以有效减少或避免由护士锐器伤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并有效地保护医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一.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
1.1频繁接触锐器
刀、剪刀、缝线针、注射器针头等是常用的常规手术工具。洗手护士在手术、清洁和包装器械以及其他操作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尖锐物,巡回护士在进行各种穿刺和撤药时也会暴露在尖锐物中,因此手术室护士中器械伤害事故高发。
1.2违反医院护理操作规程
用过的剪刀、手术刀、针头等与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与针帽一起放置;刀片手动装卸时未采取防护措施;转移锐器时,刀具、剪刀、针头和其他锋利的物体没有放置在弯盘中;针刺操作不规范;直接与用过的尖锐物如针头和刀片接触;使用后将针头放置在治疗台上,而没有将其放置在防刺和防漏的锐器盒中。
1.3工作任务繁忙,工作内容不熟练
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巡回护士由于工作繁忙而容易造成意外的锋利器械伤害。在外科手术配合中,当患者正在流血时,是洗手护士配合的最繁忙时间,这时很容易造成锐器伤害。初级护士遇到不熟悉的外科手术合作和不熟练的工作时很容易导致混乱,增加锐器伤害的发生率。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也很容易造成利器损伤。
1.4自我防护意识有待提高
当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不戴手套,并且要受到部门成本核算的约束,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参加感染手术时没有穿戴双层手套、护目镜和防水罩衣;只注意患者的安全,忽略自我保护。
1.6医护人员间的配合不够默契
医生和护士在性格和手术合作上缺乏默契。一些医生脾气暴躁,当手术进行不顺利时,他们经常责骂洗手护士,这很容易使护士感到紧张并造成锐器伤害。
二.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防护手段及应对措施
2.1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正确认识职业暴露
在国外,大多数医院都有标准化的保护措施。在标准化措施和严格监督管理的保护下,职业伤害的危害将大大减少。但是,很少有国内书面标准规定外科医务人员要防止锐器损伤。大多数护士只有在已经受伤后才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这种理解过程对我们的医务人员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预防措施来预防职业危害,以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防止锐器致伤的重要性。有些伤害可能导致致命的感染,因此建立预防系统非常必要。要求医生在手术前例行对HBV、HCV、HIV和其他急诊患者进行血液检查。
2.2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当手术室的护士因利器使用而受伤时,一些血源性疾病将会传播,例如普通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因此必须加强锐利器械损伤的预防。防止锐器伤害引起的感染,并避免严重的血液疾病的传播。确保手术台上的锋利器械受到良好的保护,例如将其存放在坚硬的器具中。
此外,当医生和护士合作进行手术时,护士必须将锋利器械和收纳装置一并交给医生,预防意外伤害。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基本的病毒携带调查,并根据携带病毒的类型进行手术感染护理,如常用手术器械的消毒等治疗,以及术后病人的护理工作。
2.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首先,尖锐工具的传送要格外注意,不能直接徒手装卸刀片或用手弯曲、折断针头。请勿用手中的纱布直接擦拭沾有血迹的手术器械。应立即清理或处置可能对护士造成伤害的锋利物品,将重要工具摆放到规定的地方,以方便下次使用;需要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和仪器应分开放置,包装时应保护仪器的尖锐末端,以免刺伤。安全处理针和刀片,禁止使用双手套针头盖。使用后的锐器应由专人处置,这也可以防止锐利器具二次致伤。
2.4注意日常操作安全
护士在接触锋利器械时应遵循标准的预防原则,即普遍预防,这是医务人员血液传播疾病的一种保护措施,以假定所有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具有潜在的传染性为前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方案,规定医务工作在护理过程中切实落实普遍预防方案,而医务人员已经将普遍预防视为一项工作常规。
相关实验证明,当沾有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的钢针刺穿单层乳胶材质或聚乙烯材质的医护手套,那么医护工作者皮肤接触到污染物数量相比于未佩戴手套的情况要降低一倍。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在处理针头或受污染的仪器时戴手套的重要性。当进行会接触到患者体液、排泄物等的护理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定佩戴手套以降低受污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手上存在伤口时。尽管戴着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害,但可以减少侵入人体的血液量,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手套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2.5合理处理用后的利器
利器损伤的大多数原因可归因于放置不当。手术后,许多医生和护士无法合理放置手术器械,通常将一些锋利的工具直接扔到手术台上。这些仪器在手术过程中会夹带某些微生物,例如病毒和细菌。必须将其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并在后期进行诸如消毒的基本处理;应合理存放,以防再次使用时出现问题。此外,合理放置还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作是防止锐器损伤的保护措施。
2.6损伤后的正确处理
当手术室的锋利器械致伤时,请保持镇静并妥善处理伤口。首先,立即从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压少量血液,用流水反复冲洗伤口,用碘伏消毒,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如有必要,将抽血进行检查或进行手术治疗,并提供适当的药物。及时复查以进行细菌病毒的感染治疗,并通知医疗部门和医院感染部门进行注册、报告,同时创建跟踪文件以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2.7加强岗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需要与手术器械和病原微生物密切接触,因此锋利器具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在工作之前,有必要对护士进行一些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教育。岗前培训可以根据资深护士的经验教学和实际示范进行。通过介绍工作中遇到的利器伤害,可以提醒初级护士。
2.8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工作超负荷与利器伤害有关。因此,护士长应合理安排人员,避免护士高强度工作。当工作量繁重时,应执行灵活的计划,以确保员工在压力和疲劳后能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精力。协调医护关系,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确保其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完成紧张的工作。
三.结语
手术室护士的利器损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手术室的特殊环境中,锋利的手术器械上经常伴有病毒、细菌等的入侵,对锐器伤后的伤口应进行完善的治疗。同时,在日常操作中,有必要尽可能避免造成利器损伤的所有原因,以减少锐器致伤的可能性。此外,对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伤害危险的教育和岗前培训也非常有帮助。医院应在手术室进行护士利器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红梅.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册).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3.
[2]罗枝.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64.
[3]许晓香.浅析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0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