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古海燕
[导读] 分析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古海燕
        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  黄冈  438400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疫苗接种的160例作为研究样本,并随机将儿童分为研究组80例,参照组80例。予以参照组儿童常规基础预防接种护理,予以研究组儿童系统的优质护理。具体分析两组儿童应用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结果:与研究组进行对比,参照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多,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具有一定的风险,部分儿童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儿童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接种安全性。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体会

    本文针对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疫苗接种的160例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疫苗接种的16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所有儿童进行平均分组,其中研究组含有样本80例,参照组中含有样本80例。研究组儿童中有男性样本36例,女性样本44例,其中儿童的年龄为5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2.5)个月。参照组儿童中有男性样本52例,女性样本28例,其中儿童的年龄为8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1)个月。所有进行接种研究的儿童均为健康儿童,且家属均知情该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将所有参与观察的儿童资料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方法
接种方式:护理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坚持“三查七对”的制度,及时审核接种儿童的证明等相关信息,并观察分析儿童是否具备接种条件[1]。采取和蔼认真的语言告知儿童家长相关接种注意事项以及会出现的不良症状,防止儿童家长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在接种前核对疫苗的生产时间、有效期、形状、颜色等是否正常。了解儿童近期是否食用过其他药物,提高疫苗接种安全性。所有信息无误后依据标准动作指标进行疫苗接种。注射时,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儿童的精神状态不受惊吓,及时转移儿童的注意力,防止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疫苗注射氛围需要依据儿童喜爱的色彩进行布置,注意灯光使用等。接种完成后,儿童家长需在观察室进行半小时的等待,防止儿童出现其他并发症,若观察后无异常即可离开。部分儿童出现发热等轻微不良反应可及时对症处理,告知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护理方法:予以参照组儿童常规基础预防接种护理,其中对出现接种肿块的儿童进行开水热敷,待接种时间超过48小时后观察肿块是否存在;若肿块持续存在需要使用50%硫酸镁进行热敷。予以研究组儿童系统的优质护理,其中包括对儿童进行接种前的护理干预。接种后指导儿童家长于5小时后进行热水湿敷,且需要坚持4天。并且,护理人员需要在接种后的48小时、5天、一周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儿童接种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并对所有儿童的实际进展进行整理记录上报。
具体的随访工作: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护理随访,可及时降低接种儿童家长的担忧,提高家属的信任度,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提高疫苗接种安全性,降低儿童的接种风险。在社区内需要创建接种儿童资料,予以家属我中心的随访电话,便于后期的咨询。其中接种儿童档案的建立包括幼儿的年龄、针次、体重、姓名以及家长的职业、联系电话、住址、姓名、年龄等内容。幼儿接种观察半小时后可离开,社区人员于24小时内进行回访,及时记录儿童的疫苗反应以及精神状态等。若部分接种儿童出现特殊现象需要进行家访或是回接种点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探究两组接种儿童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儿童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百分比展示,儿童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局部肿块等;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一般三种。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S19.0软件检测160例进行观察的样本信息,分析结果中利用(均数±标准差)显示计量数据,及时予以t检验。并将样本结果中的对比进行百分比展示,实施卡方计算,所有数据结果中,P<0.05,统计学有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3、讨论
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减少儿童产生流行性疾病,防止出现部分症状的大面积传播感染。百白破疫苗属于较为安全的混合制剂,其能有效防控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病症,且临床上应用研究已得到相关依据[2]。婴幼儿出生后,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不全,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国家将百白破疫苗作为各预防接种中心的免费必须接种的疫苗。儿童需要在免疫基础上再进行加强针接种,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且该疫苗可在人体中可作用10~15年,具有较长的预防时间。但是,受到个人身体素质、接种者的手法以及疫苗质量的影响,部分儿童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相关报告指出,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一定副作用,对接种的儿童进行防治护理具有重要意义[3]。予以儿童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家属的担忧以及接种风险,百白破疫苗接种后,部分儿童会出现局部红肿、皮疹以及发热等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对接种儿童接种前后进行护理干预,待儿童观察时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对症措施,缓解儿童的不良症状。并对接种后的幼儿进行电话随访,进一步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提高儿童的生命健康[4]。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该组儿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因此,各疫苗接种中心需要明确疫苗接种的护理方式,积极开展疫苗接种护理措施的应用,减少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接种家属的心理压力,进而促进疫苗接种安全性、可行性逐渐提高。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会导致部分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予以接种儿童相关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接种风险,提高儿童的接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靖.探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的对策[J].健康大视野,2020,(17):219.
[2]孙明巧.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3):223.
[3]郭金荣.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探究[J].健康之友,2020,(10):257,256.
[4]张颖.不同护理方法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的分析[J].特别健康,2020,(6):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