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4医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方法 以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添加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LVEF与LVDd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添加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恢复。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导管;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因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2001-2011十年间,中国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人数翻了两番,从3.50/10万人增长到15.40/10万人[1]。临床在治疗AMI时多采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在介入治疗前添加使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男:女=18:12;年龄是45-78岁,平均是(54.67±4.83)岁。研究组,男:女=16:14;年龄是44-79岁,平均是(54.34±4.7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添加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冠状动脉造影以后,使用7F或6F指引导管,导丝由病变处通过,使用导丝将血栓抽吸导管送入,直到病变处,导管尾端与注射器(50ml)连接,实施负压抽吸,对导管进行调整,由病变部位通过,结合造影结果,反复抽吸3-5次,血栓明显消失,且向前血流为TIMI2-3级时停止。在血栓抽吸完成以后,取替罗非班注射液(生产厂家:武汉远大集团;)冠脉内给药,缓慢推注,在3分钟内完成,实施球囊扩张病变,结合冠脉造影的病变特点,取支架植入。
参照组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丝由病变处通过,取合适直径支架植入。
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实施抢救,遵医嘱实施治疗,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患者病情稳定以后,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以低盐、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过硬类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研究组术后3个月LVEF与LVDd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多采用急诊PCI治疗,有效改善预后效果,然而,部分患者尽管梗死管再通,但未实现心肌再灌注[2]。研究指出,慢血流或者无复血流与微血管堵塞、微血管损伤等存在相关性,继而引起心肌缺血,造成心力衰竭、心肌重塑,影响PCI治疗效果,增加死亡率。血管抽吸装置的目的在于将粥样斑状碎片、血栓吸出,促使冠脉血栓负荷减少,继而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3]。临床常用抽吸导管有很多,常见的有XEEK Diver C.E.、Rescue导管等。研究指出,急性EMI患者在实施PCI治疗前进行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促使死亡率降低[4]。替罗非班属于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对血小板性血栓形成产生抑制,促使抗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充分发挥,起效快,作用强。大量临床实践表明,AMI患者实施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PCI术治疗,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恢复[5]。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术后3个月LVEF与LVDd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添加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恢复。
参考文献
[1]赵井辉.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ZHAO Jinghui[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3):271-273.
[2]宫明莲.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63-64.
[3]钱宝堂.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7,5(2):101-102.
[4]赵宇新,陈国秀,秦菘, 等.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5):456-459.
[5]黄修平,邓志美.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对行PCI的AMI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7):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