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杨锦
[导读] 对儿童自闭症采用中医推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杨锦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儿科1病区(儿童康复科)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 对儿童自闭症采用中医推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儿童自闭症患者90例,按照其采用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行为和教育干预和以此为基础采用中医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儿童自闭症患者采用阳明论并结合现代“肠脑”理论进行循经推拿,可获得显著效果,是临床治疗儿童自闭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医推拿;儿童自闭症;临床效果
儿童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严重的疾病,3岁之前多发,临床症状为程度不同的兴趣狭隘、行为方式刻板、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等。临床研究指出,大脑神经元数量异常是出现自闭症的重要因素,在个体自闭症的脑区局部,内部神经过度联结,而且各功能脑区间远距离神经却缺乏同步、充足的反馈连接。中医研究指出,根据相关脑脾理论对脾胃和神志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脾脑的相关性是把脾胃作为中心的脾脑相关体系,所体现出的精神、思维、意识、情志等生命活动功能是中医范畴[1]。本文从“阳明”论出发对儿童自闭症患者进行推拿的效果进行了探究,进一步报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90例研究对象是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儿童自闭症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随机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分配。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22;均龄为(3.2±3.6)岁,病程从6个月到5年不等;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19;均龄为(3.1±3.8)岁,病程从7个月到5年不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可以参与比较。
这些患儿都与临床诊断儿童自闭症的标准相符合,并综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测试对其确诊。本文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所有的患者及家属都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行为和教育干预,每周由专业人员进行行为训练两次,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训练等能力训练,每周进行五次教育,采用电视示范和现场示范的方法,通过可视音乐治疗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通过对其正常交往和行为方式的引导,促使其语言和行为能力进一步提升;如果患儿表现欠佳,可适当给予奖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以此为基础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阳明经治疗,对自闭症患儿推拿过程中,主要侧重补脾经和肾经,对患者各个手指脚趾指节缓慢揉搓,保证其脾胃功能运转正常,保证各经脉之气顺接。对于纳食不佳的患者,应对其板门、内关进行揉搓;对于咀嚼吞咽慢的患者,应加揉廉泉和四横纹;患者便秘可加揉天枢、清大肠与支沟穴;患者便溏可重点加揉外劳宫。然后对患者腹部进行推拿,主要按摩腹部七周,中脘穴、气海、关元穴、双天枢穴,再对腹部顺摩5min。推拿过程中针对阳明热症主要推拿,阳明虚症主要推拿三关,按照双侧手足的阳明经脉,用轻柔的手法缓慢揉化阳明经脉循经路径的条索状硬结。对合谷、伏兔、天枢、梁门、手三里、足三里穴重点进行诊查和按揉,最后结束操作时采用捏脊的手法。每日一次,每次按摩半小时[2]。
1.3判断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语言、情感等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和周围成人与孩子互动较多,显著提升了生活能力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语言好情感等能力好转较多,开始和周围成人与孩子有所互动,进一步提升了生活能力表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语言、情感等表达能力,生活和互动能力都没有好转表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和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用卡方进行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注:相比较于对照组,*P<0.05
根据表1可得,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5.56%,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儿童自闭症是指以一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行为重复刻板、社会交往与语言障碍为主的疾病,是近些年儿童功能性障碍中重要的疾病,且发病率不断上升。因为当前临床无法明确自闭症的发病机制,所以被称为“世界难题”。当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中仍无显著的康复方法和特效药物,导致自闭症儿童家庭承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较重。尽管如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等药物对重复刻板行为治疗时刻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而如音乐疗法、按摩、针灸等补充替代疗法虽然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循证依据不足。中医指出可在“后天”逐渐培补先天不足的疾病。后天元气和饮食有关,通过脾胃化生,不断对先天进行充养,所以基于阳明胃肠,提升后天营养,先天状况可得到有效的改善,即先天由后天颐养。
推拿主要目的是补脾经和肾经,因为四末以脾胃为主,较弱的脾胃功能则无法对四末进行充养。属胃肠的阳明经脉在腹部贯穿,交集诸多脏腑,是多血多气之经,结合肠脑理论,通过对胃肠产生刺激,可对“第二大脑”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自闭症患儿脑神经会出现原因不明的异常发育,通过对脐周胃肠系统的刺激和合理的调节肠脑中神经体液,可促使肠脑与颅脑神经的联系有效改善,所以通过“肠脑”联系对腹部进行推拿,以“肠”促“脑”,患者的脑神经营养状况和脑部突触联系会得到相应改善和促进,以达到提升儿童自闭症临床疗效的目的[3]。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操作简单有效,且小朋友在这种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便于治疗中交流。根据阳明论结合现代“肠脑”理论对儿童自闭症进行推拿,是临床一种治疗儿童自闭症的重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吕贤蕊,樊华,李巧莲,等.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推拿针灸联合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8,v.13(07):189-193.
[2]丘丽华,叶兵.中医推拿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000(36):104.
[3]刘建邦,张雅菁,罗桂青,etal.小儿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自闭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049(008):12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