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建筑领域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新型的建筑技术,并且此项新型建筑技术可创造良好的效益,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是近些年来逐渐推广和应用的一种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可切实提升施工效率,而且可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并简化施工环节,对于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化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而且可推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及质量监督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质量监督
引言
随着国家逐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建筑行业也在努力的寻找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装配式结构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了房屋建筑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流程,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房屋装配式结构也是一种新型绿色施工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房屋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积极的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进行应用。另外,还要重视相应的质量监督工作,为房屋建筑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1房建工程项目装配式施结构施工建筑的关键技术
1.1装配式预制件的施工技术
基于对施工现场施工放线的精准管控,不管是传统形式的建筑结构还是装配式预制件结构,其对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来讲都是极为关键的。在安装首批建筑构件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有放线都安装到位,以此来明确后期构件安装过程中用相同的轴网,并且减少房建工程多次放线产生的差距,保证所有构件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并且对其实施到位安装与调整。所有构件在设计时期都一定要考量所有连接节点。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设计时间会比较长,同时会比较烦琐,要求一定要保证构件的连接节点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相关要求,并且要把安装过程中的误差考量到,设计节点当中可以把误差进行有效溶解与消化,这样可以对施工压力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在实际施工中,房建工程通常有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精装修时期,遵照相关要求实施一次性的设计定型,所有构件都一定要在明确之后进行制作,并且同时开展房建工程的建筑施工。
1.2PCF和PC技术
PCF和PC技术是目前万科集团使用的两种技术,其中PCF技术主要应用于外墙模板施工和楼板预制板施工等,电梯井、内隔墙和部分剪力墙仍然采取现浇的施工方式;PC技术主要应用于空调板、阳台、内镉墙板的施工等。使用PC技术,可以将窗户边框、墙板、内部装饰等统一加工预制,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施工量,同时窗户渗水漏水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使用PCF技术不需要支设外围模板和脚手架,减少了工程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但是目前的PCF技术并未认识到模板也是具有一定刚度和承载力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应用PCF技术存在的另一问题是经过计算得到的假定情况和结构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会影响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并且使用PCF技术,很多构建仍然需要在施工现场支模现浇,工程量较大。
1.3NPC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合理的应用NPC技术,并结合实际的建筑需求,以节能环保为设计的基本要素,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完善剪力墙和充填墙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内容的同时,要重视混凝土的现浇作业,发挥出NPC技术的相应作用,让钢筋以及现浇混凝土等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坚固性。
1.4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改良式技术实际上就是不使用传统钢筋而使用轻钢来替代,同时使用免拆面板、保温板等结合混凝土浇筑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轻钢构架固模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这种技术的施工效率更高,减少了人工施工量,降低了工程整体成本。通过大量使用一体化模板、免拆面板等,降低了传统模板的使用量,在固模过程中就能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不需要频繁拆除和安装模板,湿作业的施工量大大减少,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确保建筑具有优良的性能。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速度、工程成本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但是使用轻钢就必须考虑到墙体的承载能力,对于部分建筑工程,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导致资源浪费、构件质量过大安装困难等问题。
2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监督策略
2.1设计监督
对于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来说,不仅具有非常快的发展速度,而且其自身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因此,需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各项工作的具体部署与贯彻落实,进而可根本减少各类不必要问题出现的几率。开展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设计工作的监督时,需要确保最大限度提升装配施工质量。首先,开展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设计工作时需要重视考察与分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改善和解决。尤其是地质条件相对特殊的施工地点要做出科学应对,并制定紧急事件预案,继而可就各类问题科学处理,确保装配施工的顺利推进。其次,优化设计备案与理念,提升设计质量,为后续装配施工质量的持续强化打好基础。
2.2监督预制构件制作厂
由于装配式结构房屋建筑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性,所以相关单位有必要加强对预制构制作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近年来,虽然我国对预制构件制作单位的生产资质已经放宽了要求,但是监管部门仍然把审核预制构件制作的专业承包资质来判断生产厂商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证明厂家生产实力的关键指标。在进行预制件生产时,首先生产厂家要进行施工图和相关文件的初步审查,然后在交还给施工单位做进一步的确认,从而确保预制构件的生产方案合乎实际施工过需要。最后,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混凝土强度、原材料适量和构件功能的监督检查,提高预制件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合理的隐蔽性工程验收,为合格部件做好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3构建高水平的施工队伍
首先,保持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队伍人员的充足,确保每项施工环节的开展均有充足的施工人员可供调配,避免因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现象出现。其次,构建施工团队时需要持续强化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的力度,时刻以空杯状态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理念,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照统一理念、方法等开展施工,确保施工整体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结构是未来房屋建筑重要的施工手段,它能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所以,相关施工人员要重视对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了解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以便更好的进行房屋建设。另外,做好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充分熟悉图纸,从而确保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永涛.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190-191.
[2]董新.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问题处理研究[J].居业,2018(10):116-118.
[3]张向东,高月秀.浅谈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145-146.
[4]肖同亮,王晓觅,唐立秋.预制装配式结构发展现状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江苏建筑,2018(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