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茂林镇农技站 安徽宣城 242500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日益完善,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病虫害问题却制约了我国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选种、晒种、浸种、催芽、整地、播种和插秧等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阐述,然后对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对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主要环节;病虫害;防治要点
前言
在我国很多地区,水稻都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而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有着巨大的差异,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相对比较复杂,从而也形成了我国比较复杂的水稻种植现状。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针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着重落实各项水稻种植技术,把握种植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环节,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有效防治病虫害,以此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水稻种植技术主要环节分析
1.1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水稻品种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特别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水稻的种植技术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科学合理而且高质量的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要把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温度作为基准,确保种子具有适应性和高效性,以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后续健康茁壮的生长。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等更为显著的饱满种子,这样才能使整体发芽率显著提升,进而使其产量和质量全面增强。
1.2科学合理的处理水稻品种
在针对水稻品种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筛选种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健康优质而且高饱和度的种子,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选育出优质种子。其次,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晾晒,通过这种方法使种子的水分有效去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种子的吸水能力。第三,要在阳光下通过紫外线对种子进行灭菌和消毒工作,这样的处理方法对于种子的生长发育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
1.3水稻床苗的处理和育苗
在针对水稻的幼苗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使其有充分的光照,确保幼苗的光照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以此使水稻幼苗的出苗率切实提升。同时要着重关注水稻幼苗的根系,使其有足够的增长空间,空出相应的位置,为水稻健康茁壮的生长提供苗床。同时要对其距离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这样可以保证秧苗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使苗床的整体温度显著提升。
2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2.1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水稻种植人员应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①科学的使用农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使用适当的农药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但如果使用量过大,不仅会影响水稻的质量,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②应用物理防治方法。与使用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相比,物理防治方法应用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化学方法见效快,但与此同时,也会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水稻种植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尽量使用物理防治手段,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保证水稻的品质。例如:贵州省水稻种植农户可以在水田中放养一些青蛙或益虫,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2水稻常见病害的防治要点
2.2.1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稻田过度干旱或氮肥使用量过多,都可能导致此类病害的发生。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包括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并且不同时期,稻瘟病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水稻一旦感染稻瘟病,其产量下降明显,因此,水稻种植人员应该重视稻瘟病的防治。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主要方法为处理种子,首先应使用1%的石灰水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4h,以起到杀毒、灭菌和催芽的作用,然后将稻苗浸入事前配置好的2%三环唑可湿性粉液中30s,浸入后即可进行插秧。对于已经发生稻瘟病的水稻,可以喷洒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同时要对农药使用量进行控制,避免农药使用量过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
2.2.2水稻纹枯病
此类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秧苗过于密集,灌溉量过高和灌溉较为频繁。
感染纹枯病的水稻,其中间为灰白色,且边缘存在暗褐色的斑块。此类病害多发于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其中抽穗期是纹枯病的多发期。该病害会对水稻叶子和穗部造成威胁,如果不加以防治,会造成水稻减产。管理施肥和灌溉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在种植水稻时,必须要对基肥的充足性进行保证,在抽穗阶段需要追加施肥,在施肥期间,需要控制营养元素间的搭配,不得出现某一营养元素占比过大的现象。水稻种植人员应该在拔节期后至抽穗期前使用农药。在选择药剂时,应该根据稻苗的长势情况,合理的选择药剂,并确定药剂的浓度和用量。尤其是在齐穗期。种植人员需要将水稻的中下部作为药剂喷洒的主要位置。
2.2.3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原因为灰飞虱传播。水稻一旦感染该病害,叶脉颜色发生变化,由绿色转变为黄白色。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越早,水稻苗株死亡率越高,即使苗株存活,水稻产量也会大幅度下降。水稻种植人员可以采取防治虫害的措施,对此类病害进行防治。首先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然后对农田进行清理,例如:打捞残留的植物根部,在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对于已经发病的水稻,应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病害。例如:水稻种植人员可以使用36%三氯疫氰酸加吡虫啉防治水稻条纹枯叶病。
2.3水稻常见虫害的防治要点
2.3.1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虫害,一旦出现就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水稻出现白穗。防治水稻螟虫的方法为使用甲维盐,四氟虫宪胺,即可灭杀水稻螟虫,实现对水稻螟虫的防治。
2.3.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亦被称为裹叶虫,是威胁水稻生长的害虫之一,具有迁移的生活习性,于6月中旬产卵,并于6-7月危害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幼虫会通过吐丝的方式,将水稻叶片纵卷成筒状,然后以叶片为食,被其吸食过的叶片会变为白色,在病情严重时,整个稻叶均会变为白色。水稻种植人员应该在稻纵卷叶螟虫卵孵化期间使用杀虫剂,对虫害进行防治。
2.3.3水稻飞虱
水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这种害虫的体型相对较小,会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迁移。因此,在防治虫害时应该保证稻种的优良性,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蚍虫啉或蚍蚜哃,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虫害防治。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将虫害威胁程度作为依据,对药剂用量进行控制。
2.3.4钻心虫
钻心虫同样是水稻的常见病虫害之一,其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会进入水稻内部取食,是引发水稻枯心和枯穗的重要原因。水稻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双粉剂对虫害进行防治。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我国水稻消耗量位于世界前列,水稻种植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病虫害的发生,却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限制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因此,水稻种植人员应注重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使用,以此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黎仲冰.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9(12):39.
[2]韩峰.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208+212.
[3]吕莉,李小文,王玮,等.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J].新农业,2019(0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