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分析 张晓丽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晓丽
[导读] 摘要:为了确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目标,财务部门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资金进行计算分析,从而控制基础成本。
        身份证号码:37068119901121XXXX
        摘要:为了确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目标,财务部门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资金进行计算分析,从而控制基础成本。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需要的物品进行资料整理,全面整理后进行系统化核算,每一笔支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对支出内容进行总结。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是一个随时变化的过程,其中所涉及的资金变动多,动态的成本导致造价管理难以控制,所以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严格监控,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是一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工作,施工周期比较长、面积涉及范围比较广、投资金额比较大,由此可知造价控制也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想要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就要从人力、物力方面入手,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物力资源,同时还要对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案,对后续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1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1合同条款易出现某些漏洞
        在进入项目施工前,必须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中规定了施工方在施工期间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业主方在此次交易合作中的各项权利,合同条款是施工方与业主方愿意交换某种条件并达成密切合作的标志。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施工方与业主方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往往会忽略某些细节,如施工期间出现问题后责任的划分原则、出现工程变更后的经济损失承担原则,责任双方普遍缺乏对合同细节较为全面的思考。而合同条款中的这些漏洞将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无法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施工方和业主方损失较大。合同条款作为合作双方履行条约的重要依据,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都应该反复斟酌;同时合作双方也应强化权利保障意识,减少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成本支出。
        1.2施工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合理配比、材料和设备的合理搭配、施工组织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首先,建筑工程的材料费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花销,在采购材料的时候,尽量做到优质价廉,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配比,采用最佳的材料配比,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其次使用设备时,要使材料和设备合理搭配,减少材料损失、设备运行磨损,从而减少成本投入。最后施工组织的设计,对于工作人员要合理搭配,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使每个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减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
        1.3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大部分源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投资,这两项投入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在调查研究后发现,部分建筑施工方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仅以材料的质量水平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忽略了成本控制;同时,其往往缺乏对市场上材料价格浮动情况的考虑,运用习惯性思维进行材料购买,而工程造价的高低与市场材料价格关系密切,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思考问题缺乏科学性。此外,缺乏专业素质的施工方在进行材料和设备选择时,往往无法辨别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导致后期常出现设备故障问题,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大幅提高了工程造价。
        2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探讨
        2.1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实现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是在施工方内部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体系中应明确规定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管理团队最终应达到的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效果。

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建立的起步阶段可能出现较多问题,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施工方工作经验逐渐丰富,相关管理人员应不断对这一体系进行完善。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各司其职、尽其所能,防止出现人员冗杂及责任主体模糊的情况。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的关键举措。同时,在建立起这一体系后,在项目施工阶段,如果出现了人为操作失误或机械设备故障问题,能够按照管理细则有序地进行妥善处理,避免“无章可循”。此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确保其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拥有一支资质雄厚、实力较强施工队伍,犹如如虎添翼、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的各个环节。由于施工人员的来源不同,没有经过有效长期的训练,工作水平存在差异,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施工规模要求、技术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一支信誉良好、工作效率高、技术熟练的承包队伍。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素质、有效的工作效率、较强的工作技术,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工程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加强对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减少成本投入
        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投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工程数据显示,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60%-70%左右,甚至可能占更多的比例,因此,施工材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成本投入。施工准备阶段,对需要采购的材料进行分析,从货源上进行调查研究,大量收集一些供货商的相关资料,最终采购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的材料。与此同时,购买者还要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购买材料的用量和种类,制定材料采购种类、控制材料的用量,减少施工阶段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制定一套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建立健全材料价格监管和材料保管方面的相关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工作业务能力,学会货比三家、采购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科学编制预算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通过对建筑行业施工阶段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编制预算的方法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管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通过招标的方法使用等额定价的计价式招标方法,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大型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并且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一般不采用这样的造价控制管理方式。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多采用编制预算的方式对造价控制管理进行管控,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时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系统化编制,以实现建筑工程单位造价控制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明确的签证管理规定、合同条款易出现漏洞、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施工方要采取相关措施,通过加强对变更内容的管理、加强合同条款的严谨性、建立健全项目工程管理体系等途径,实现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建筑工程能够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英婵.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237.
        [2]刘兆军.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52+162.
        [3]马睿.房地产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161-162.
        [4]黄文富.中国电信LTE800M重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7(09):10-11.
        [5]郭项男.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