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生态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怡 刘英 肖云璐 吴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食用草鱼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关注其个体大小,同时对其生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川格睿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宜宾市  644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食用草鱼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关注其个体大小,同时对其生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生产健康无公害的草鱼,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当前研究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草鱼;生态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分析
        引言
        草鱼属于鲤科、草鱼属草鱼种,有皖鱼、黑青鱼之称。它长得很快,长度超过1米。它是中国四大养殖淡水鱼之一。因其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低廉,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草鱼的消费不仅注重草鱼个体的大小,而且注重草鱼本身的质量。因此,如何生产健康无污染的草鱼将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中,草鱼养殖因其成本低、消费者规模大、市场价格稳定而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草鱼是一种群居动物。一旦发生病虫害,草鱼就会大规模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草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1.1、池塘建设
        在草鱼养殖之前,确保水源及水质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水源受到工业、农业污染,会极大的增加病虫害发病几率,同时也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因此必须要确保水质达标,做好对水质的检测工作,避免化学因子含量超标。一旦发现水中的有机物、磷元素等含量超标,应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同时要做好池塘水深度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2.5-3米最为适宜。此外,在养殖的过程当中还要配置齐全的供电设备,确保池塘无漏水现象,同时要确保进排水操作便利。在对池塘进行注水之前,要用生石灰对池塘底部进行消毒,晾晒20天。
        1.2、鱼种要求
        在选择鱼种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品质优良,并且健康,以便于更好的保障草鱼养殖质量。一般情况下,鱼种主要包括自繁自养鱼种和本地鱼种。这两种鱼种特性优良,符合无公害养殖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往往会使用进口鱼种,在使用这些鱼种的过程当中,要认真做好检疫工作,确保健康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引种。
        1.3、饲养管理
        饵料选用人工配合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35%。鱼种放养1~2天,基本适应新环境后开始投饵驯化,经过约1周,鱼池内绝大部分鱼种形成集群抢食后表明驯化成功,可转入下一步正常的喂养管理阶段。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具体根据天气、水温、鱼体大小和水质等情况确定。特别注意在养殖初期,一定要减少投饵量。投喂地点选择在轨道上游,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喂。
        草鱼在自然水域取食水草为主,在绿色养殖中,可采用抛荒地种草开展以投喂青饲料为主搭配小鱼为辅的草鱼生态养殖,通过科学配比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青草饵料应柔嫩、新鲜、适口,同时搭配可投喂菜饼类及其他类补充饵料,饵料要求无霉变、无污染、无毒性且饵料成品便于草鱼取食、易于消化,综合考虑绿色食品生产对转基因源饲料的要求限制,禁止使用大豆类蛋白性饵料(即豆粕)。同时饵料投喂应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饲养过程中通过观察天气、水体情况及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做好生产记录。
        1.4、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整个池塘不换水,定期补充因蒸发或渗漏而损失的水,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一是吸出污物,轨道的尾部设置集污区,安装1.5千瓦的吸污泵1个,每天最后一次投喂后开启吸污装置,大约20分钟,抽出的尾水排放到池塘外的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流到净化区,进行生物净化,沉淀物作为农作物肥料。二是微生态制剂调节,每7~10天选择晴天上午,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一方面降低水体有害物质含量,另一方面增强鱼类体质。三是水生植物调节,利用池塘内种植的莲藕和设置水生植物浮床来消耗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四是利用养殖的鲢鳙鱼来净化水质,降低藻类的密度,改善水体的透明度。
        2、草鱼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
        2.1、防治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重于治,要把防病作为关键。每日巡池,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和鱼池水质变化,检查有无病鱼,发现病鱼、伤鱼应及时捞出,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做好水质调节,保持充足溶氧,净化区每月用10~15克/米3生石灰消毒1次,轨道内每周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每7~10天使用芽孢杆菌、EM等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适当投喂高稳定VC、免疫增强剂,增强鱼类体质和免疫力;在鱼体摄食差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在草鱼养殖的整个过程当中,肠炎、赤皮病以及烂鳃病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被称之为“草鱼三病”,患病鱼极易导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一旦发现草鱼感染病害,要及时的将死鱼清理掉,并停止投喂饲料,持续3-5天,然后在饲料当中混入适量的肠炎烂鳃灵,并投喂到池塘当中进行治疗。或者可以使用中草药大黄泼洒到池塘当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如果发现草鱼患病较为严重,应及时做好对池塘的消毒净化工作,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或者漂白粉等药物,降低草鱼死亡数量。最后,在草鱼养殖中,三代虫和中华鳋等寄生虫病也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因此也应做好防治工作,在池塘当中泼洒灭虫王,每亩池塘泼洒量为500g,每间隔1天泼洒1次,连用3-5天,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2、生态防治措施
        在草鱼养殖的过程当中,为了降低鱼病的发生几率,要认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中,应以生态防治技术为主。首先养殖户要严格的把控好池塘环境及鱼苗质量。在使用池塘之前,要认真的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暴晒池底,并使用生石灰展开有效的消毒,不留死角。在选择鱼苗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具备健壮的体质,同时要确保其无伤病。在鱼苗放入池塘之前,需要注射草鱼“三病”疫苗,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生几率。在对鱼苗进行引种的过程当中,应选择国家级鱼苗场,确保鱼苗质量。在放养鱼苗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搭配养殖,并合理的控制好放养比例,一般情况下,草鱼和配养鱼比例在4:1最为适宜。在培育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对草鱼体质的强化工作,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并做好驯化工作。同时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每间隔15天利用生石灰化浆泼洒在池塘进行消毒,在每年的6~9月,是鱼病的高发期,因此要配合使用其它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在养殖后期,由于鱼群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残饵,导致池塘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增加,威胁草鱼的健康,因此要配合使用光合细菌,做好对池塘环境的净化工作,降低鱼类的发病几率,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草鱼凭借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草鱼的健康无公害和高品质的需求,在草鱼养殖的过程当中,养殖户要重视对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草鱼养殖产量及品质,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铭,张家海,刘德亭,方园,刘斌,郭婧.赣南山区草鱼“立体式”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J].水产养殖,2020,41(05):58-60.
        [2]刘峰,董俊,李娴,朱永安,闫法军,杨凤梅,董文,刘东敏.东平湖草鱼-中华绒螯蟹复合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0(02):131-136.
        [3]德米德(TSOGRAASHDemidsereeter).乌梁素海网围养殖草鱼及其生态效应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吴雅丽,黄龙,韦木莲,蒙烽,李强,丁成章.珠三角地区池塘“蚕桑生态”草鱼养殖试验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91.
        [5]李秋莉,翟彩霞,杨淑英.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J].当代水产,2019,44(01):92-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