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10519880201XXXX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档案记载着企业的整个发展历程,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有些档案资料是重要的、唯一的,其珍贵性可想而知。当前,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展开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探索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正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深刻的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办法,积极构建规范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并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一、当前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分析
1.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干部是企业的主心骨,也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过问较少,认为档案管理只是资料的简单保管,从思想上不够重视此项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也积极投入其中,对自身的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尝试进行改革和调整优化,甚至在产权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动。企业管理层的精力和工作重心往往放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上,对档案管理工作基本无暇顾及,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相比较,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显现比较慢,甚至需要多年后才能展现其价值。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良好的管理理念和举措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并在某些领域引领着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现代的新科技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对社会的各项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里,我国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未得到足够重视,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相对而言,档案管理方法滞后,也未在信息化工作上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时至21世纪的今天,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纸质档案进行保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很难提高。
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人,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想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主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档案专业科班出身的较少,很多是行政转行或兼职档案管理,存在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专业实操或管理技能欠缺的情况。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但工作效率和效果并不太理想。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真正提升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就需要进一步夯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档案和资料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档案利用服务缺乏主动和针对性
一般来讲,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档案资料被妥善保管,便于日后的查阅和使用,最终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有力支持。从实践工作来看,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档案资料的存储和保管上得到了体现。而在利用方面还明显不足,档案管理部门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提供利用,企业员工很多细致、确切的档案利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更多依靠同事间的帮助获得资料。这就存在用户需要与所提供服务不匹配的情况。这还未考虑一些文件仅限某些员工或高管,而未对普通员工开放利用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和保管的价值,也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
1.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企业要重视本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要积极的转变观念,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知,认识到其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部门,关注和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重视,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另外,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让普通的员工也能了解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强化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真正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档案管理系统,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现代的管理方式相融合,建立起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发挥双方的优势,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企业建立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相关的档案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的数据库当中,并将那些纸质档案资料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存档,实现档案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作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档案分类程序可以说是档案数据存储和管理、利用的重要依据。前期工作的规范完成,让档案的后续反复多次调用变得方便、快捷多了。有了电子档案信息,纸质档案的使用频率会降低,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纸质档案的安全,降低了损坏和丢失情况的发生,对纸质档案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3.强化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和档案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供相关的业务培训和再学习,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操作及软件使用技能,切实提高其业务能力,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增强发展和创新的意识,注重自我成长和完善,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对档案管理工作保持认真、细心、谨慎的态度和不断提升的业务能力,这种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除此之外,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树立起一定的网络意识和信息意识,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能够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数字和信息参考,充分体现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同时,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法律方面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掺杂虚假信息和数据,来应付检查和规避责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企业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保护好企业的档案资料不被侵犯,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和自身的利益,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4.努力提升企业档案的利用率
企业的档案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涉及人事的,有涉及技术的,还有涉及会议的等等,其中有一些档案资料比较机密,只有企业的个别高管才能借阅。而其中有一些档案并不涉及机密,是企业员工都可以查阅的,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以更好的满足工作所需。
参考文献
[1]刘辉敏.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 (14):90,95.
[2]李维清.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J].数码世界,2020,(6):225.
[3]何海燕.从档案管理流程管窥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风险[J].城建档案, 2020,(6):47-48.
[4]陈水湖,张小静.档案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电子化成文信息管理策略探究[J].机电兵船档案,2020,(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