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 刘青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青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且随着我国的经济领导地位的升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增加。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且随着我国的经济领导地位的升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增加。因此,现在风景园林建设已逐渐成为城镇规划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想要改善当前的风景园林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必须结合特定条件、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相关概念来展现自然景观的特征,以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新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自然景观;特征
        引言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乡村是人类重要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生活中的适应、改造操作促使多元乡村景观得以形成,乡村景观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及审美。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乡村景观的审美性、生产性、文化性、历史性可以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起到推动作用。
        1自然景观特色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
        伴随着当前城市内部建设脚步的加快和提升,大众对城市内部自然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向往绿色生态自然景观,这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也一定要提升对园林设计的认知和掌握程度,风景园林不仅仅是单一的景观,而是承载生命的载体。需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还要给植物足够的生产空间和范围,促使其能够良好生长。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充分考量地质构造、当地气候、水土条件以及植物的特点。地质构造属于当地土壤和岩石的主要类型,因为一些土壤和岩石会在一些外用力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地质构造对地域的自然条件产生很大的影响,气候环境主要是自然界中一些相对活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大气。大气属于当前动物植物之间生存的主要条件,所以,地域差异也会产生气候差异。水土条件主要是大众生活区域中的水资源,大众在选择居住地时,经常会选择距离水源相对较近的地方,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水土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一些风景园林的建设灵感主要考量水土条件。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尊重其他物种,更好地提升园林内部的自然力量,还能更好地促进园林的发展,改变城市内部形象。
        2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
        2.1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存在于当地的生态系统中,为此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形。部分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时,是单纯地借鉴一些相对成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往往都不存在于同一个自然环境下。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对当地的状况和成功地区园林设计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和对比,有选择性取舍。园林景观选址时,园林设计师应该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选择对破坏性较小的设计区域,尽量避免需要大面积填湖、推山的设计方案。
        2.2在造景元素中的运用
        乡村景观包含生活景观、生产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等,在乡村景观中,可以提取出多种造景元素,进而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进行有效运用。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元素运用统一性,一方面,需要保证造景元素与园林工程特点高度相符,可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需要保证乡村景观造景元素运用效果,利用最少元素来提升人员感受,让图案带来的零碎感得以减少;其次,需要保证元素运用多样性,需要保证视觉与生态多样性,除自然元素以外,还应考量到鸟类元素、鱼类元素等,为风景园林增添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样元素运用中,需要保证整体高度平衡性。
        2.3风景园林自然景观地形的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地形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景观景物在一定空间下就会形成一种链接的形式。

园林景观在地形设计上就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景观和韵律。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较为独特,首先就需要灵敏熟练地设计和利用地形,要结合现在的生态设计,建设起低碳节约的园林设计理念。现代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本着科学创新的观念,展现园林景观。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展现了地域特征和地域的文化积淀。为了更好地展现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在地形方面就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形进行植被和设计地点的选择。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持原生态系统的功能,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的设计,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发展,才能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
        2.4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提炼
        地域自然景观的特征能够从土壤、地形、水体以及植物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构成地域自然景观的几大要素都具备生命性,因此较为脆弱,他们之间是相互生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实施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这四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合理落实规划性工作,以免出现过多的人为干预现象,免得失去本真。在地形特征方面,我国具有地理环境多样并且土地辽阔的特点,地形特征比较明显,因此,在实施景观园林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当地地形特征的全面研究工作,立足于不同的地形特点开展园林设计工作,使其与实际相符。对于土壤特征而言,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土壤特点不同,因此,适宜的植被类型也不同,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土壤状况实施植被的选取工作,在确保植被生存效率的基础上,使其满足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特点。在栽种和选择植物方面,由于园林中的植物生命力较为薄弱,因此,为了能够确保该项工作的存活率,在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移植之前,需要根据园林的设计布局以及植物的生活习性,合理完成不同种类植物的配置工作,用不同的花、叶、枝干以及果的形态予以规划,不仅要将园林的自然景观特点体现出来,同时还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自然景观中水体的主要规划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相应地展现自然景观的特点,因此,还需要重视水体的规划设计。对水体的设计和布局既要符合当前的设计理念,还要满足自然景观的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可适当修建一些凉亭,在凉亭边可以设计水池进行环绕,在水池中养殖一些生物,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园林景观中的活力,也可以在水池边种植一些树木,增添一些绿色的气息。水体景色的设计可以为正方形、圆形、规则对称图形等,水池既可单独设计也可合理进行结合,更好地拉开园林景观内部的面积,成为园林空间内部的焦点。园林内部面积相对较大的水池可以扩充成人工湖,通过相应的人工造景形成水体的形式美感。既保留了植物周围的美观性,还能保证水体的清洁程度。
        2.6规划设计生命景观
        一个开放的生态模型要求设计师制定方案,以便在景观设计中表现出主动性,设计者应考虑自我组织和自我成长等因素,然后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在每个设计中,以便将可以调节自然环境的问题纳入园林设计中,并且必须充分利用风、水、太阳能和其他能源等自然能源,使自然景观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做好花园的生命力建设,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花园的自然景观。
        结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不仅能够起到丰富人们当地生活水平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是当地人文、当地地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一项繁杂而且系统性的工作。只有深入了解风景园林以及自然景观工作,在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地质以及水文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出能够满足当地地域以及文化的风景园林,才能够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喜好,并且成为当地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叶庆荣.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J].明日风尚,2017(4)
        [2]陈媛.探究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J].低碳世界,2018(1)
        [3]唐宇力,钱海燕,朱炜.西湖文化景观山水诗情画意———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设计之思考[J].中国园林,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