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富锦市图书馆 黑龙江富锦 156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前,人们接受新闻或阅读读物都可以很好地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资料整理也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优化资料管理的方式,为图书资料管理提供便利,也能节省管理成本,让公共图书馆依然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好的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图书馆;图书;整理
导言
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图书都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正因为有了这份重要的精神食粮,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发展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公共图书馆不但能够开拓公众的视野,而且能够对提升和人的素质很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比较重要的。在当前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创新和改革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整理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技术、完善管理模式,才能使得公众得到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当然,也能更好地加强人民群众的知识储备,强化人民群众的阅读知识,使公共图书馆的意义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
1.当前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现状
随着党中央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增加,各地也相应地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图书馆能够很好地传播着公共文化。时至今日,公共图书馆的资料在日渐丰富,服务质量也在日益提升。有的地区甚至开启了24小时组织图书馆服务,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图书需要。在对新型图书馆进行构建的时候,注重建设图书馆中的共享平台,建设电子图书馆并且具有共享功能,同时把经过丰富的资料一并上传,使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被广泛传播出去。虽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有很多的问题,比如: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建构还不够完善,资金的欠缺、各区域的发展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资源共享平台还不够合理等。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比较好的公共图书馆并不多,只是在少数比较发现的地区发展的比较好。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完成程度严重不足或者整体水平水平欠缺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坚定地迈开发展的步子,大力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2.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在大数据时代下的管理措施
2.1.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
对图书资料进行创新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代总是处于发展状态,人们的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要想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就得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充分分析当下的实际情况,还得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做适当的预判。整个图书馆的构建,各环节之间都会有一些联系,因此,总体的规划要明确发展前景,让各环节之间都能环环相扣。要分析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主要特征,以公共图书馆当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进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使资料管理和信息收集的能力都能有效地提高,使图书馆的建设有新的活力,使管理成效更好。例外需要注意的是,以往的图书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方面很少关注到读者的需求,在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方面都比较全欠缺,仅仅是在有读者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的时候才会关注一下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利用,可以很高效、便捷地收集到相关信息,并快速地发展在服务体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都是哪方面的,这就为之后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极大力度的支持,能够给读者更为优质的服务。
2.2构建智能化的服务体系
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中,应当强化对智能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保证智能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各阶段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引入大数据技术,其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图书的资料管理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使今后的服务更细致、质量更高。当然,这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充分的资金支持。在对大数据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调查读者的需要以及兴趣。
在掌握了读者的兴趣方向的基础上,就能很好地根据读者的个性化特点开展相关内容的推送服务,使服务更加智能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其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精力、兴趣方向都会不一样,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记录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服务。在首页上,就可以主要显示读者感兴趣的领域的内容,让读者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阅读的内容。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的资料管理,也需要从读者的感受为出发点,去创新一些高效的检索方式。用不同的符号去标注不同类别的书籍,也可以从作者的年底、作者的领域、等各种方式去设置检索方式,只要能让读者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那么,检索方式就是成功的、高效的。每位读者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私人读书库”,里面可以收藏读者喜欢的各类内容,当读者想要去找已读过的内容,也可以更加方便,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享受阅读时光。公共图书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服务模式更加主动,服务质量更高,读者能够更有积极性的收集自己喜欢的内容。
2.3确保数据安全
公共图书馆中所涉及的资料不但量很大、类别也很多。在以往的管理模背景下,信息被传播的速度本来就不大、因此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就小很多。即便信息受到了安全方面的威胁,也能够有挽回的余地,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然而,在大数据下,信息资源不断传播速度快,而且还能大面积地共享,这就使得信息的安全风险系数增大好多倍。因此,一定要注意对内容的重要性做分级标注。对于特别重要的文件或资料,要有相应的、妥善的保护措施,使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有保障。针对一些特别的信息或数据,可以选择只向某些特定的群体服务,这样就能大幅降幅信息的安全风险。总而言之,大数据既能给公共图书馆带来发展的机遇和便捷,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风险。因此,在对这些新技术进行运行的时候,要充分地了解这些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在经过综合评估之后,对其进行有选择性的引入,使技术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
2.4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和机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提高对计算机的运行和管理的能力,不但要使计算机的存储量更大,而且要使计算机有更强的运行能力。其目的就是让计算机可以给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整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证。二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方式增加图书借阅的方式和渠道、使数据阅读的内涵更加深刻。通过对信息化的大数据进行利用,可以很好地建立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服务。用电子查询或者意见反馈等方式了解读者的需求,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可以创建一些微信公众号,在这些公众号上面可以根据时节或者当下的热点对一些相关领域的书籍进行推送。另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电子会员等项目,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量的提升获得更多的积分来得到更多的服务类别等。要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当中,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当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也是必要的,给后续的图书整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规范性地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地方,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满意度。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对硬件设施的建设难度并不大。对于这种公共文化场所,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进行硬件或软件的建设,使整个地区的、甚至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成为我国公民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卢敬芳.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研究 [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8):51-52.
[2] 陈丹琳,王丹璐.试论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 [J]. 明日风尚 ,2018(13):337-337.
[3] 梁继宏 , 张伟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创新的探讨 [J]. 农业网络信息 ,2017(4):30-32.
[4] 翟秀芹,薛健.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的合作与发展——基于异构系统平台的模型初探 [J].农业图书情报学 刊 ,2016,2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