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营镇人民政府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有效促进土肥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快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的进程。
关键词:土肥管理技术;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应用
引言
因为当今国内的栽培模式以及管理技术不够先进,所以造成农业生产发展受限。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受到土壤富营养化、不合理土壤养分配比等要素的制约,使应用高科技而累积土壤盐类,从而使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的中应用,能够推动农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利于土壤资源环境保护
我国各地区的土壤结构、性质和自然环境均具有较大差别,一些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农业工作人员多采用施加肥料的方式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从而保证种植作物的生长。但一些化肥的应用对于土壤资源环境会造成较大的破坏,从而不利于农业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而土肥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进行环境的保护,其通过为农作物提供相应的液态肥料,选用一些食用级液态肥,降低施加过程中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在保证种植作物生长基础上,保护土壤资源环境。
1.2有益于促进资源保护型农业的发展
应用传统的不良耕作模式,造成生产者过度应用土地,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为资源环境保护型。基于国内持续提升经济水平的影响下,执行可持续发展策略非常关键。相比较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应用新的土肥管理技术具备显著的意义。
1.3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为农作物施肥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农民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在施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贪多”的情况,不能准确控制施肥量,从而破坏土壤中的养分,致使农作物减产,降低农产品的品质,而智慧土肥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能够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精准掌握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的施肥量,提升土壤的养分,帮助农作物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1.4有益于避免土壤盐碱化
当前时期农业生产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土壤盐碱化问题,尤其是在山东北部或东北部表现得特别显著,为了降低土地盐碱化现象的形成,有关工作者需要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性质,且在清楚有关数据后选用适宜的土肥管理技术,避免累积盐类。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应用土肥管理技术,根据土壤性质、水土特征等选用适宜的土肥管理技术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更好开展,也有益于避免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形成。
2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加强土壤养分管理
土肥管理技术当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土壤养分的管理,土肥表面比较疏松,由气、液、固三部分组成,能够提供作物生长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热量等,是作物生长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在土壤养分管理当中,应考虑土肥提供养分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病虫害的预防作用。并且在土壤养分管理当中应依据所种植植物对养分需求情况,针对植物的生长需要,选择一些富含相应养分的肥料,以有效保证种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消耗。
2.2优化土壤
土壤是种植作物生长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土肥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土壤进行优化,其目的是通过土壤优化以有效促进土肥发挥其效果,提升种植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对土壤优化的前提是有效了解土壤的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介质进行土壤性状的改善。如针对pH在酸性范围的土壤,可以采用石灰和有机肥的应用以对土壤性状进行改善,从而保证土壤利于种植作物的生长。
并且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工作者需要对一季种植作物对土壤当中有机质的消耗情况进行充分认识,然后根据有机质的消耗进行有机肥的施加,从而保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3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应用
3.1土壤肥力测定
在土肥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对土壤肥料及肥力进行测定,依据测定的数据,针对性地对土壤进行土肥管理,从而提升施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根据土肥的测定结果,计算出土壤的含肥量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量不同,经过肥力测定,从而能更好地保障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实现高产和增产的目的。另外,通过土壤肥料的精准测定,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施肥量与农作物需肥量之间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通过对土壤肥料测定,可以对土壤肥料的品质进行判断,从而避免土壤长期被使用含有毒物质的肥料所破坏,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无公害化生产,为实现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肥条件。
3.2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土肥管理技术当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技术,其对于推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农作物收货期间可以利用秸秆粉碎设备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并播撒在土地当中,这样秸秆当中存留的一些养分,以及秸秆腐烂期间产生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等能够补充土壤流失的养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一定程度的营养。并且这种方式还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的环境,促进土壤当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并且这种方式下,还田之后的秸秆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增加土壤的疏松性,从而提升土壤的通风性能和保水性能,改变病虫害有机环境,降低病虫害的生长繁殖速度,从而降低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3绿肥种植
为了推动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务必科学使用肥料,无论是对水稻土,还是旱地土,都注重科学施肥,以使肥料的应用率提升,防止不当施肥而污染环境。在进行土地施肥时,绿肥的应用可以实现土地养分的均衡。作为一种被充当肥料的植物,绿肥可以在生长为植物体的情况下直接被堆积或翻压应用。绿肥能够迅速地对土壤营养进行补充,进而使应用的化肥量降低。除此之外,绿肥绝大多数是豆科植物,具备固氮性能,在充当土地肥料进行应用时可以实现土壤含氮量的增加。像是国内普遍地应用苕子和紫云英等绿肥,这一系列植物不但给农民节约了很多化肥应用量,而且降低了生产化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土肥管理技术种植绿肥,不但可以实现土地性状的优化,而且能够使农民进行种植时应用的化肥量降低,从而显著提升农作物质量和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当然,在进行作物绿肥施肥时,能够就地施肥,这样一是可以实现肥料的节省,二是可以实现肥料应用率和农作物综合素质的提升。
3.4循环利用
管理技术还可以从营养循环的角度来积极考虑,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技术,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在生长过程中营养消耗,这样不仅可以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够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放置其他因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例如,可以通过水培法,将植物进行雨中培育,通过测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准确的营养需求数据,来实现“按需供给”施肥,这样既能改善土壤等生长环境,又能防止施肥过多导致细菌的增长,有效降低农作物的患病率。
结束语
土肥管理技术在推进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平衡土壤生态环境,还能带来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大支持,相关部门要完善推广制度和人员技术培训,让农民认识到先进的土肥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学习,真正让土肥管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型农业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光旭.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33-134.
[2]李明桂.试析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种子科技,2019,37(5):135.
[3]林光,姚友新,孙义传.环境保护型农业土肥管理技术的运用[J].乡村科技,2019(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