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探析 兰海龙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兰海龙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亮丽的风景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身份证号码;13082619850210xxxx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亮丽的风景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问题严重降低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立足于此,本文对于风景园林的工程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实施分析,同时给出一些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否则只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风景园林工程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风景园林工程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不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的幸福感。
        1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意义
        风景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工程质量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该工程能为居民带来精神享受,让城市居民在喧嚣城市中找到休憩场所,进而放松身心、卸下疲惫。此外,园林中植物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作用,对城市环境改善有促进意义。城市园林工程施工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并深入挖掘城市生态价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2风景园林的工程在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不过关
        社会各界对园林工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了确保风景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其技术给予科学、合理的选择,进而有效推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风景园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一些部门还在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加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对风景园工程施工进度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极大的阻碍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此外,施工技术不过关,还有可能诱发风景园林工程出现一系列的施工问题,进而对其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2.2设计规划方面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时,部分设计人员仅根据资料制定施工方案,实际上前期调查工作过于片面,致使关键技术问题被忽视,最终在施工阶段遇到重重阻力。此外,规划期间缺少沟通,既会影响工程施工进程,又弱化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效果。一旦设计规划缺乏合理性,则施工技术优势无从体现,并且施工问题接踵而至。
        2.3园林种植技术的重视不够
        园林工程主要有种植绿化工程、筑山工程、土方工程以及水利工程四部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种植绿化工程仅仅是种树栽花,根本不需要经过设计规划,导致植被苗木的成活率低。鉴于此,在植被选苗的时候就需要保证其质量,还要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考虑。首先,要观察苗木的高度和茎冠的宽度规格、苗木的大小、修剪程度是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其次,要注意苗木是否受到病虫害以及运输过程中是否过断裂根。除此之外,土建工程会对土壤产生影响,使得其透水性、透气性变差,导致土壤板结现象出现,最终形成人为滞水层。植物对于所在土壤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土壤颗粒过大会导致园林植物的根系无法在上面生长,进而缺氧腐烂。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3.1设计规划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前期,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场地,全面调查现场情况,及时记录地势、地形、气候等信息,全面保证设计规划方案合理性和安全性,以便为工程施工实践提供依据。设计规划阶段统计材料、设备用量,进而优化施工程序、细化施工目标,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目的,确保技术优势全面发挥。

设计规划技术升级的前提条件,即创新设计理念、改变设计方法,为风景园林项目现代化施工提供可靠性支持。除此之外,适当优化施工工序,这对交叉施工环节有导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各部门间协调关系,并明确工作任务,高效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3.2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感官的享受度,而且还可以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其整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常用的施工技术如下:(1)定点放线技术。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而言,定点放线属于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其一般需要根据现代风景园林特点来合理选择定点放线技术。第一种是方格网法,该技术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精度的要求,但是其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在具体施工阶段一旦出现设备不够或不齐全的现象,可以选择方格网法。第二种是平板仪联合法,其与方格网法相比,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其一般是借助平板仪来实现对目标的准确确定,随后还需要借助测量工具给予准确测量,但是该方法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复杂的地形上无法顺利开展;(2)苗木栽植时间技术。苗木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得到大量应用,此时就需要对苗木栽植时间给予科学、合理的控制,并根据不同苗木的不同生长规律来对苗木品种进行选择,以此来有效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3)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植被生长阶段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高低将会地苗木成活率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此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处理,然后根据土壤质量分析结果,来为其选择相适应的植物进行种植。同时,在植被移植和种植阶段,要对土壤给予科学的调度和施肥,以此来有效提高土壤质量。
        3.3提高对种植技术的重视
        苗木的质量是园林工程的基础,要想落实好园林工程的施工,首先要做好选苗工作。采购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甄别病虫害的苗木,还要在运输的过程中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另外,城市建设导致土地二次污染,技术人员要仔细分析土壤的酸碱值、水分含量等,选取适合的肥料,做好后期施肥工作。
        3.4加强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的养护管理,首先要确保控制园林的用水量。在夏季水量比较充分时,应做好苗木根部的排水工作,及时排出积水,防止苗木的根部由于长期的浸泡而出现根部溃烂的现象。如果碰到温度较高的天气,需要进行叶面施肥或者是叶面灌溉的工作,保证苗木的顺利成长。同时做好苗木的施肥管理工作,风景园林苗木主要采用有机肥,施肥过程中,需要将肥料均匀的撒在土壤之上,保证吸收均匀。
        3.5强化园林工作人员的素质
        风景园林施工中,缺少专业的施工人员,严重影响了园林工程的建设。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园林的设计理念、施工的质量以及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园林工作领导人员要重视园林人才,提高门槛,招募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培养一支园林建设骨干队伍。另外,对于已经招募的施工人员,无论专业水平高低,都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制定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水平,应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改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等工作,切实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推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迈向新台阶。这既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又能积累施工技术应用经验,最终提高风景园林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并促进城市经济平稳发展,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闫改嫔.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略谈[J].现代园艺,2018(24):181-182.
        [2]张永宾.论生态园林背景下的风景园林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94-195.
        [3]杨冬霜.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8(22):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