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压力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周雪莲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前作业成为主要的作业形式,以此保证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周雪莲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浙江 慈溪 315326)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中,课前作业成为主要的作业形式,以此保证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学生感觉压力大,课前作业成为了学习的负担,课堂教学的开展效率也比较低,语文学习呈现被动化和困难化的情况,学生感觉学习有压力,不能自主性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实际学习感受出发,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作调整,实现减负增效、快乐学习的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效率;降低压力

        前言: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多在于负担过重,新课改下的一些教师的错误理解认识造成知识的学习应用都较为学生,并且在教学形式上也减少了正面的辅导,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学生很难完成教师所要求的目标,所以需要进行补课。在此过程中,课程改革并没有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增加了大量的学习负担,造成厌学、抵触学习的现象较多。对于此,教师应深刻落实生本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效完成自主学习,从而降低学习压力。
一、合理布置课前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课前作业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初步完成知识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中再做详细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应用问题得到显现,并在课堂中得以解决,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际教学中存在课前作业布置过多、过细,教师忽视了自身的教学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将语文知识学习都交给学生。这种方式极大损害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作业也成了学生的负担,并没有有效地实现能力培养和高效的知识教学[1]。教师在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课前作业布置上要做合理性调整,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完成,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做趣味化设计,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其中可以引用教学视频,为学生呈现生动的教学内容,并指导自主学习理解的方向。这样课前作业内容有趣、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学生也不会产生心理负担。
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压力的产生是在学习中没有完成知识的理解认识,知识学习跟不上教学进度,特别在课堂中缺少参与,所以在心理上就会感觉无法完成知识的有效理解,从而产生学习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化,基于学生有效课前作业完成的情况,安排课堂讨论和生活应用,在形式上做灵活设计,改变学生的想法和认识,以此让其有思维的活跃和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降低因为知识无法掌握而产生的学习压力[2]。比如在《杨氏之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做译文对话,在文言文词语句的学习中增加表演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动”起来,而不是单一性的接受。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活跃,而学生在其中也能做积极地学习,去做主动探析和分析,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能促进知识的内化,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三、开展互动讨论分析,提升学习感受
        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上,让学生参与知识相较,以互动讨论分析为模式做教学过程是有效的方法。其中核心思想是让学生能够做自我表达,在互动中做思维交互,挖掘语文知识中的思想观念,从而让语文课堂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提升学习感受[3]。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教学中,课堂上就让学生表达对课文中人物的分析,讨论故事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通过互动讨论让知识学习有个人理解认识上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就实现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让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够促进综合能力的成长。
四、开展多元评价引导,培养自主意识
        降低学习压力的教学方法上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多元评价为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此改变任务式学习的心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并自主学习的意识,将学习压力转为探究理解的动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多元评价标准是以主动参与和拓展思考为主,对于自主表达和积极学习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在评价的方式上以即时评价、互动评价为主,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做评价引导,鼓励深度学习思考,互动评价则是让学生之间做对比,在课堂中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促进自我完善。
        结论:总而言之,通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在其中高效地获取知识,得到能力成长,建立学习兴趣,学习的压力也就会随之降低,建立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而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成长,在内容上做趣味设计,在形式上保证自主学习效果,在结构上增加激励和表现,以此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在其中获得综合性的成长,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黄爱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探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Z2):41-42.
[2]李耿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J].学周刊,2020(18):63-64.
[3]黄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20(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