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符号意识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王方荣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王方荣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小学,海南  三亚    572025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很多人觉得数学太难了,甚至很多问题都让学生头晕目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知识,对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本文对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数学符号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低年级数学;数学符号;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用一个字母或符号来表示一个数,或用一个指定的符号来表示一个具体的运算或数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学者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概念和培养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学符号是一种简洁、抽象、准确、清晰的标准语言。它具有思维简单、提高效率、便于沟通的功能。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现在很多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看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对其内涵的定义也不同。例如基于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正确地掌握数学符号的功能、正确解读数学符号、技术性地处理数学符号、正确地选择数学符号等。另外,有些教师根据数学符号意识的不同位置,从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即数学符号意识主要来自数学符号的感知、数学符号的操作、数学符号意识、数学符号的推理和数学符号的表示。小学低年级数学符号的意识和数学教材相结合,具体来说,学生是指对代表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的各种数学符号的感知、理解、识别和运用。通过这些反应,学生可以反馈对这些数学符号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水平。
二、低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与生活相连,充满象征意识
        在停车场,你可以看到停车标志。在这个时候,符号是生活的语言。在学习数学时,你会看到一些独特的数学符号。在这一点上,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加强学生对符号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有什么样的三角形物件,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在课堂上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三角形比矩形更稳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其中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三角形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渗透着数学符号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举例让学生发散思维,增强符号意识。例如,老师说A是等边三角形的长度,3A是三角形的周长。你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他的例子,比如A和3A?学生可能会回答A是一支笔的价格,3A是三支笔的价格。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低,能进行具体操作是其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交流、分享和丰富符号意识的认知体验,理解符号,掌握符号,灵活运用符号,逐步实现将“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符号”的便利性。

例如,小明1岁时,他的父亲29岁。小明两岁时,父亲已经30岁了。小明4岁时,父亲32岁。他十岁时他父亲几岁?这个场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体验到用符号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三)提取关键词,让学生更容易感悟数学符号
        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容易学习,对符号的学习兴趣浓厚。然而,数学的研究离不开符号。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的缺乏,知识的积累,数学符号教学的频率会越来越高,而数学符号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数学符号,当学生不能开始用符号解决问题时,就会形成恐慌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帮助和引导,对专题中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进行提炼和总结,使学生更加关注。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术语和关键词的敏感性,使学生能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正确使用符号。
(四)加强符号的表达
        例如在常用数量关系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写数量关系→列公式,让学生理解符号的含义,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比如铅笔盒的单价是8元。56元能卖多少?低年级学生没有实践的帮助,通过分析理解数字和除法的关系来解决问题是抽象的。于是,向学生写了数量关系,就变成了总价÷单价=数量,列出56÷8=7的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学生的问题(总额、单价、数量、数量之间有关系),通过提问(用符号表现和解释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用符号计算和推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数学符号知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为提高数学推理能力和表现力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在实践中,象征意识的发展
        为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平台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一系列思维活动。尤其是学习一些公式、规律、规律、性质等难以理解的知识和操作,对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学习周长后,学生通常不知道如何确定矩形的长宽,也不了解矩形的长、宽、周长之间的关系。老师通常认为练习是不够的,但是不管练习多少,准确度只会提高一点点。这时,就会发现,学生缺少的不是机械练习,而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对于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矩形周长的变形公式来计算长度或宽度。在这方面,要让学生自主操作,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小学数学符号意识低年级的操作定义为出发点,探讨了数学符号的培养策略,并探讨了数学符号的培养策略,抽象数学符号的识别与应用,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本质,又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发展,希望能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发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翠花.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及其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70-71.
[2] 卓毅,植华清.小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探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8,36(06):110-113.
[3] 朱立明,马云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3):87-94.
[4] 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5):2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