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高佳营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
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粹,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年轻一代对中医药文化缺乏认识和了解,中医药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在中小学校园的培育路径,将推动中医药文化自信建设,提升全社会中医药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小学;中医药;融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中医药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深化。
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和运用,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的一把金钥匙,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其在儿童潜能开发、人格培养、道德塑造等方面潜在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二、如何在中小学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
(一)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内涵提升
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按照翻转课堂理念,从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入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积极研发校本课程,推动中医药文化地方教材进课堂活动,向学生讲解太极、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等中医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应避免高深理论,增加情境创设和体验设计,让孩子们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发现天地运行规律和生命活动奥秘。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开展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药养生常识比赛、中医药经典故事演讲赛、日常保健穴位按摩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二)创设中医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为主题,进行“一园、一区、一堂、一廊、一基地”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让中医药文化高度融入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一园”是指百草园。农村学校利用空地开辟趣味百草园,种植与当地产业发展对接、具有绿化与美化效果的中草药植物。城区学校以盆栽中草药为主体,形成中医药百草文化景观,让学生在休闲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班级盆栽中草药植物5至9株,便于学生了解中医药知识。
“一区”是指百草文化宣传区。在校园设置“百草文化宣传区”,制作中医药知识教育展板;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编制有关中医药文化知识板报、墙报;餐厅制作药膳宣传展板。“一堂”是指“中医药文化大讲堂”。用于中医药知识讲座和中医药文化活动,使师生的素养在大医经典中得到升华。“一廊”是指中医药文化走廊。学校可利用楼道建设中医药文化走廊,展示中医药文化精髓。“一基地”是指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学校可以依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将中医药种植、加工、交易市场和制药企业确定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然、社会空间。
(三)成立兴趣小组,启动社团活动
组建中医药文化社团,为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学生提供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社团活动要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构建“朋友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并掌握简单的中医实用技能。初步认识中医十大名著、中医十大名医、传统医籍名录等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名篇选读,由浅入深、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趣味知识、针灸经络保健、传统保健体育四大学习主题为框架,了解掌握国学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知识、运动养生方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支持与指导,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探索实践、总结经验,积极推广,使广大青少年热爱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以文化复兴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强国梦的实现。
(四)利用语文和美术融合教学的实践
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有一项是名著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里面就有很多中医药文化,四大名著中的中医药知识都被记录在了《四大名著知中医》里面。学生在通过四大名著的阅读时,可以了解相关的中医药知识,获得中医药的文化普及。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往往会采取跨学科的融合教育,例如在阅读四大名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书中的插画,通过插画了解人物形象。通过美术和语文的融合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更容易了解人物的性格形象,懂得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也可以将中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更多的掌握中医药知识。
四、结束语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传统重要文化,需要对学生从小渗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发展,学生将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联想起来,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才能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岳文武.浙江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9(41):52-56
[2]范维磊.中小学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19(62):22-23
[3]聂德亮.吉林省中学生中医药素养调查及提升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63(58):108-109.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2020YB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