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第一小学342700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总是习惯主导教学,将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却忽略了学生也有表达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我,打造出真正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艺术教育;策略
作为小学阶段培养审美的核心学科,美术能带给学生心灵的慰藉。但是,由于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经常性地忽略学生的表达需要,不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长此以往,美术课堂终会归于沉寂。因此,本文深人探讨了小学美术课堂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旨在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1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要实现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就有必要对当前的美术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美术开放式教学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如何打好美术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受益和帮助。美术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他们对文化的艺术感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部分家长往往急功近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于上不上美术课,会不会画画则毫不关注,这是现存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2美术教师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教学环境等的影响,虽然小学美术课堂一周两节课正常开设,但是,美术教师一直都没有像主课教师一样受到重视,导致有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消极怠慢。另一方面,因为缺少正规的学习培训,加上平时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有部分美术教师缺乏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教学经验。因此,在开展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敷衍懈怠,由于缺乏“开放”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习兴趣不足,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3学生个性差异的影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教育部制订的《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对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采用“一刀切”教学,不管学生听得懂、听不懂,只要完成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就行。
2小学美术教学的对策分析
2.1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建议
首先,学校必须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多途径切实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要构建具有个性、符合本校特色的开放式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框架,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从已有的美术专业知识出发,循序渐进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定期开展、接受专业的培训活动,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助力。
2.2开展多样性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是基础性教学,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进入中年级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可以自主完成手工操作和独立绘画等任务,因此可以采用渗透合作的方法,通过多样性的小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参与意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如可以组织开展手工课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通过雕塑、雕刻和剪裁等提高动手能力,并充分放飞想象。在多样化的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分配任务时综合考量小组成员的水平和特长,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如,让想象力丰富、对色彩敏感的学生完成上色任务,让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完成画稿任务,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建议、确立主题等。
在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加强对其学习过程的关注和重视。当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小组将建议和想法实现出来。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相评价和组内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点评,分享学习心得、学习成果和创作灵感。如四年级的瓜果蔬菜雕刻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课堂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学生热情高涨,课堂表现明显较之前更加活跃,他们围绕着学习目标设定小组活动计划,讨论交流,成员们挑选形态各异、 色泽不同的瓜果,用牙签、刻刀进行雕刻。小组合作中有的负责挖,有的负责刻,有的负责做装饰,课堂上非常热闹,课堂纪律也比较好。
2.3设计不同层次的教与学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为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会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与学,设计有差别的美术作业,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抑制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写生方面,由于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线描写生,而且他们的绘画能力水平不一,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进行了分层,一星作业:按照老师所给的植物写生进行临摹。二星作业:仔细观察植物的局部,用线描写生,注意线条疏密、虚实的变化。三星作业:仔细观察植物,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花和叶高低、错落、穿插、遮挡等变化以及线条的疏密变化运用。分层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再加上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学生们在教学中均有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构建,关键在于“开放"。开放、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允许个性差异;培养创新意识;实施开放性评价。让教师们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行为,提高美术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建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杨茵雯.“互联网+”环境下美术教学方式的多元转变[J].小学教学参考,2020(21):72-73.
[2]丁梦晖.美术课堂信息技术应用契机把握[J].小学教学参考,2020(2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