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方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十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音乐老师开始认识到器乐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开展口风琴等乐器的教学。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以新课标为指导和出发点,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和音乐认知的规律特征,开展科学有效的口风琴训练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基本演奏技能。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学习口风琴的主要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中年级;口风琴学习;主要方法
口风琴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学具,它属于“键盘式簧片乐器”,是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音准好,旋律性较强的键盘式吹奏乐器。它既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的发音原理和簧片类乐器一样,将气流均匀的呼出通过簧片发音,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气流的大小。口风琴的键盘排列与其他键盘类乐器一样,均按照十二平均律的关系进行排列的。
一、小学生学习口风琴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口风琴是一种固定音高的乐器,在弹奏的过程中,便于学生上手,很容易弹准每个音,培养学生实操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习口风琴,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中,过程与方法强调: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口风琴合奏训练时,注重小组合作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每位成员明确小组的任务,这样他们在合作时就有了集体感,有合作意识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许多的学生,对单纯聆听作品,感觉到很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将口风琴的教学引入到欣赏作品中,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在课堂中,利用口风琴演奏欣赏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能更好的去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直接感受作品的内涵,增进学生的感受力。
(四)有利于培养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
口风琴的学习可以促进听力的感性能力培养及提高。听力的感性能力是音乐审美的基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本质需求。口风琴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听赏的作品,提高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小学生学习口风琴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与音乐教材的有机融合
学习口风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个学具,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达到双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中,将口风琴与音乐教材内容相融合,通过口风琴的演奏,让学生聆听到乐器带给他们的美好声音。对于唱歌课教学,口风琴与之相融合,学生分组为唱歌内容伴奏,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对于欣赏课教学,学生吹奏乐曲主题旋律,提高识谱的同时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二)创设学习口风琴的课堂情境
口风琴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具有固定音高、音准佳、旋律性优良等特点的键盘式吹奏乐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的特点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习,为学生不断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学生才能保持持久的兴趣。口风琴充分发挥了乐器的作用,让学生体验过程中通过口、手、眼、脑等同时配合下方能吹奏出美妙的旋律。在学生认知口风琴的初级阶段,采用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标识分别对应口风琴琴键上的do、mi、sol三个音,目的是让学生在视觉的帮助下尽
快辨别出键盘上各音位置,同时也是认知的融合。因此,为了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口风琴的吹奏在不同的作品中采用不同的融入方式,学生吹奏的乐曲及乐曲形式不再单一,保持持久的兴趣。例如:在教学《do re mi》一课时,在教学口风琴前,教师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旋律吹奏方式,引导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口风琴的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口风琴的热情,不同的歌曲或乐曲有着不同的旋律、不同的作品风格。当学生们对该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借助于口风琴吹奏表现作品时,有时会觉得作品的旋律及节奏超出自己的吹奏范围,老师需要为该作品做好伴奏,通过多媒体播放作品的主旋律,学生吹奏口风琴对完成作品进行伴奏分段吹奏及选出领奏等演奏方式。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时,学生对钢琴演奏版本、管弦乐演奏版本的聆听后赋予作品充分的想象,大自然中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与音乐旋律融为一体,禁不住想表现在音乐课堂中所学的口风琴,学生们想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表现,乐曲《春天来了》不能让全部同学都掌握,其吹奏的旋律及节奏学生们会通过自己的吹奏能力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乐曲的吹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会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竭尽全力将作品使用口风琴吹奏演绎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与激发下,学生们不仅在口风琴学习中掌握了口风琴的吹奏技能,增进了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的能力。技能是学习的手段,体验是学习的归宿。在追求审美中学习技能,在技能学习中深化审美,学生的学习收获如此良性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器乐学习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协调、合作等能力,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口风琴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乐器之一,服务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态度等,运用手中的这个学具表达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2]张晋阳.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的有效方法[J].音乐时空, 2018(2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