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陆运佳 梁静
[导读] 基础教育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效果

        陆运佳 梁静
        广西桂平市白沙镇中心小学良美分校, 广西 桂平  573221
        摘要:基础教育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效果,更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积淀。但是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偏低,难以达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标准。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未了让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课。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只看重知识的传授,将自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常常会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渗透和培养。再加上农村教学质量的限制,能够引进的阅读文章也会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低年级教师大多能做到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可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一些教师认为这些行为习惯不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直接影响,而忽略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常见的教学失误。
(二)家庭因素:农村小学生中存在着一部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但农村老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且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还常常会溺爱孩子。他们没办法做到指导孩子的,他们眼中教科书、文字作业就成为孩子学习的全部任务,没有意识学习还需要阅读,阅读课文甚至课外文章,增加他们除作业外的其他学习。也有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最终的考试分数上,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过程。一旦孩子的成绩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只会不问缘由地责怪,阅读在他们看来也根本就不重要,不能作为成绩优秀的体现,这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偏低,阅读效果更无法保障。
(三)自身因素: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年级越低的学生自制力越差,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在农村会有各种动物、植物声音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无法自主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难以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则很容易跟阅读的节奏。一些学生在回到家后只想玩游戏、看电视,作业边玩边做,一直拖到很晚才匆忙完,而至于阅读更是没有时间去坚持。
        二、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课内指导和引领,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小学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具有威信的,更是值得学习的。农村小学生家长大多对孩子的阅读甚至学习的关注不够,他们大多的经历会在农活中,那么教师的作用就尤为的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通过有效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们阅读的习惯。每堂语文课正式开始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们对当天课文进行阅读朗诵。

为日常学生自主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习惯。首先教师需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是学习成绩仍不理想的学生,只要他喜爱阅读坚持阅读,就应该积极表扬、奖励,以培养其坚持阅读的自信。同时教师也应合理应用小组阅读法、 探究阅读法等新型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互相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步入积极阅读的正轨。 并通过长期阅读的积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师课外精心筛选阅读的文章。阅读教学改变了用教材教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上丧失了一定的主动权,那么选择更多课外的文章给了教师极大的阅读主题确定、文章筛选、组合呈现的自主权,做好阅读关联主题的确定和文章的筛选工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合理确定阅读的主题,围绕主题一篇篇、一本本的有层次地筛选阅读文章。整合阅读教学目标。保证阅读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当基于组合的主题对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在单篇文章阅读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加阅读教学目标,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优势,保证阅读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教学目标不能太过细化,目标点要更集中。进行教学目标整合时,教师要有所取舍,舍弃一些比较细化的教学目标,如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要把关于文章宗旨的教学目标预留下来,如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整合,确保阅读教学目标统筹覆盖、科学合理。
加强文章内容品析,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认识和价值观念文学作品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其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及丰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对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注重文章内容品析,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主题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语句,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认识,使其从中有所获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考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品析这些内容,让学生受之感染和影响,升华其自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理念,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观念面对生活。
(三)家长做好辅助指导,农村家庭教育还很欠缺,他们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活中,但是也需要在家长会议中动员各位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辅助作用。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每天清晨预留时间让孩子放声朗读,既能起到阅读时积累知识的作用,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能力。对于在外务工的家长,应鼓励其每日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打电话或者进行视频通话,询问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具体情况,督促孩子对阅读的重视和坚持。对孩子也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责怪,使孩子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乃至学习中。
        三、结语:随着我国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完全的只学习课本知识以达到优秀的考试成绩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也从传授知识到改变思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接触更多的时代变迁和文学的变革,培养具有高文学素养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 宋蕾.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 新校园:学习版(11期):181-181.
[2] 张莉丽. 浅谈新课程中农村小学阅读教学[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