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乘法口诀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包志敏
[导读] 乘法口诀教学是小学二年级重要的教学课题之一,
        包志敏
        广西南宁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广西 南宁  530300

        摘要:乘法口诀教学是小学二年级重要的教学课题之一,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二年级的学生不能及时学会乘法口诀,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和适用规则的话,对未来数学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很多数学老师都十分重视乘法口诀的教学。笔者在本文对目前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有效进行乘法口诀教学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学
        
        当前,小学数学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做好学生减压减负工作,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此为基础,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和教科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确定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教学顺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乘法口诀教学在小学解读是一个重要的起始内容。掌握乘法计算的意义后,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进行计算,并学到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乘法口诀教学经验。近年来,由于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概念的转变,对乘法口诀教学产生了新的思考,部分小学以统筹拓展的教育观点优化了课堂教育结构,力图发展小学生数学的核心理解能力。
        一、乘法口诀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错误分析
        第一,记忆混淆口诀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老师问他们二七得多少,他们回答二七十二,问他们四六多少,他们说四六二十。为何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呢?因为有的学生熟悉了二六十二,遇到二乘以其他数字,脑海中出现的依旧是二六十二这个结果,对于乘法口诀的记忆是混乱无章的,极易在运用中出错。对此,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口诀,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达上使用了“经验”“探索”等词汇,但是现在很多教师都无视课程目标,只追求学生的结果目标。特别是在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即使完成了教学课题目标,也可以背诵出口诀,但是过程目标稍显不足。
        其二,有很多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现象。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让学生从头至尾不停地背诵完整的口诀。之后教师随机抽选几名学生背诵口诀内容,但学生却无法成功背下来,而且最主要的是,即使有的同学能完整背下来,但当老师随意问三九多少时,学生却突然卡壳了。这样反复从头至尾背诵的方法极易让学生对背诵产生厌恶感。小学教学中,往往教学内容越简单越容易忽视方式方法的运用。乘法口诀虽然简单,但不能忽视革新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单一教学法让学生们无法灵活记住口诀内容。而且研究发现,学生们没有死记硬背背诵的动机,往往学生效果更好。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动力。比如革新背乘法口诀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动嘴,还应该要求学生举起手,用双手引导学生背诵。这种有趣的行为会引起学生们对背诵口诀的兴趣,并鼓励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
        其三,出现思维短路现象。小学数学2年级时,学生被要求背乘法公式时,很多学生都背不出来了。为什么很容易就忘记几天前学生所熟练背诵的乘法口诀?因为小学生的短期记忆相对较强,但长期记忆相对较弱,往往记忆的快,遗忘的速度也很快,比如小学生两天前发生的事情今天可能就记不起来了。

因此,学生们在记忆任务告一段落之后,应该及时巩固复习。组织乘法口诀教学时,教师要定期检查以前学过的口诀,并在整个学期内反复背诵,提高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复习时,一组学生可以相互督促,一同背诵,安排每节课后5分钟,让学生背诵。通过适当集中进行背诵训练,学生们逐渐增加了记忆时间,最后能够维持长时记忆。
        二、对教师进行有效乘法口诀教学的建议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字和形状的结合进行教学是小学数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数形相结合是量的关系和具体空间形态相结合的想法应用。数字和形状都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代数称为“数”,几何叫“形”,表面上看,数字和形状是相对独立的,但事实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换,相互辅助进行教学。数字是无形的,比较抽象,形状比较直观,感官刺激大,数形结合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易懂。一方面,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定量关系,借助图像的帮助可以视觉化和简单化,而复杂的形状则可以用简单的定量关系来表现。数字和形状的组合教学的本质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思考和形象思考结合起来。在列出乘法口诀的时候,数学教科书里出现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图画,教师就可以用颜色替代书本中的具体图形,在黑板上展示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们一起进行乘法学习。比如学习4乘以6的口诀时,就带领学生一起编口诀,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一起发现整理口诀。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们写出乘法口诀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基于图形辅助的学习,具有理解意义的一套口诀,记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二)练一练,延伸生活
        学习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练习,知识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熟练地灵活使用。知识都来源于于生活。数学教师应该以实用性问题作为切入点,在熟悉的生活场合中,可以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辅助练习。比如在乘法口诀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到“买水果”,“数筷子”等等的实际问题。也可以以乘法口诀为基础,安排学生在家中做家务时,进行知识练习巩固。首先,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景,接待客人时需要几双拖鞋,一双拖鞋是2,需要的拖鞋数就是2乘以客人人数。这样就进行了简单的巩固练习。然后在教学中用经常使用到小木棍辅助教学,两根木棍就代表一双拖鞋,那么就可以进行2的乘法口诀教学。数学教师拿起木棍问学生们一个人穿几只拖鞋,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就会回答2。老师再问客人来了6位,此时需要几只拖鞋?提高引导学生就解决了2乘以6等于12的问题。总之,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教育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乘法口诀的教学看似简单,但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彻底理解其中的意义,熟练地记住并灵活运用它,就应该极大重视改进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乘法口诀创新教学的准备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乘法口诀,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深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曾小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