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番顺联围管理所 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城市治水以及河道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一的水利设施建设对于治水以及河道管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治水理念以及河道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探析,从现阶段治水以及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对完善的解决措施,转变治水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搞好城市河道洪水的防空管理工作,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转变;治水理念;河道管理;探析
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洪水肆虐,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以及城市发展的进程,做好治水工作以及加强河道管理防洪减灾的重要途径也是根本途径。新时期下,治水理念以及河道管理需要转变思想。传统的治水理念以及河道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进行提高。下文主要结合新时期下治水理念的创新,以及强化河道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洪抗洪工作。
1、治水以及河道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我国的部分城市经常遭受严重的水害,这些水害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城市的农业发展,同时也对城市经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逐年增长,农业减产、房屋被毁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建设。治水理念的转变是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创新治水理念,将河道的治理以及水患的防止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目标[1]。通过河道治理,水患防治可以实现我国民生安居乐业,将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实现抗洪防灾。除此之外,河道治理水患防治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河道管理,增强其抵御洪水的能力,使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也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2、现阶段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自然因素造成河道面积减少
河道,作为为河水重要的流经路线,当自然水害发生后起到重要的疏通水流的作用。由于水流中具有大量的泥沙。上游河道水流湍急,带走上游的水土,下游河道由于水速下降,被冲下来的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造成严重的河道淤泥,淤泥一旦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在下游河道越积越多,最终堵塞河道,使河道排水能力下降,严重的影响河道的作用体现。
2.2 河道监管机制的缺乏
河道管理是河道作用体现的根本途径。作为重要的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其内部涉及的部门有很多,想要充分实现河道治理,发挥河道防洪抗洪作用,需要建立全面的监管机制。针对水利监管、环保监管以及交通建设等多项监管措施。但是针对目前的河道治理现象,其监管职责分散,监管部门分开治水,严重影响治水效果。同时存在河道污染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阻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监管机制的缺乏造成河道清淤工作不能很好进行,进一步使河道泄洪能力的下降[2]。
2.3 水利设施更新不及时
水利设施建设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洪抗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的河道治理情况来看,其水利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年久失修,严重影响抗洪作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洪抗洪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部分地区的抗洪工作仍然存在问题,水利设备落后,加之设备有限,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其抵御洪水的能力,对河道治理产生极大影响。
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于河道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一定的疏忽,导致河道被严重污染,河道淤泥增加、河床抬高、清淤不及时不彻底等因素,进一步限制河道的泄洪作用发挥。
3、河道治理新方法
3.1 创新治理理念,多方位开展河道治理
以往的单一水利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河道治理以及防洪抗洪工作的开展。在新时期下,河道治理减灾防洪需要充分的结合水利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因素。做好河道的排水蓄水工作,将强防洪泄洪,进一步实现河道管理新局面。通过完善现阶段防洪设施建设,做好河道清淤治理,以此提升河道防洪泄洪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结合经济建设、依法治企理念以及行政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除此之外,做好河道上游的固土工作,降低河道水流中沙土含量,提升河道的泄洪能力。
3.2 强化河道管理意识,加强河道治理工作
强化河道管理,加强河道治理是现阶段河道管理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健全的河道治理体制,充分落实河道治理相关责任,以地方河道治理选出总负责人,各个区域设置分区河道专门管理人员,并积极成立河道治理监管部门,以此进一步实现河道治理规范进行。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河道治理为核心内容,联合水利枢纽、水利监察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实现治水齐心,杜绝部门交叉独立治水现象发生。对于河道治理管理工作不积极、不配合的部门给予严肃处理,杜绝河道治理过程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发生。落实河道管理治水工作责任,重视河道生态环境建设,严厉打击河道治理违法现象,充分加强河道治理工作,保证防洪抗洪工作的顺利开展[3]。
3.3 结合河道治理新技术,加强河道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的进步促进我国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过去陈旧的水利设施利用现阶段的科技进行完善与修复,同时利用新材料对陈旧的水利设施进行加固,以此进一步提升其防洪抗洪能力。除此之外,积极引进新的水利设施建设,强化水利设备的抗洪作用,以此减少洪水对河道的冲击。借助卫星定位、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洪水科学预测,针对预测的洪水数据,进行科学的河道防洪抗洪工作开展,以科技的力量为河道治理洪水防治提供精准数据支撑。除了科技辅助河道治理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河道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借助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意识强化等建设提升人们河道治理下的生态环境保护,让人们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同时规范河道治理企业发展行为,对其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违法现象,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对河道周围生活的人们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降低河道污染,实现河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河道治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阶段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河道治理工作全方位开展、加强河道治理工作。结合高科技技术辅助河道治理以及强化人们河道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进一步实现治水理念的创新以及河道治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海涛.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理念探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19, 000(001):45-47.
[2]刘磊. 河道管理及堤防工程维护探析[J]. 水能经济, 2018, 000(001):75-75.
[3]谢蕾, 李江, 彭亮. 新时期治水理念下新疆水利规划编制对策研究[J]. 人民黄河, 2019, 041(009):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