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关键要素探究 马建云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马建云
[导读] 摘要:当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机械制造工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因此需要优化机械制造加工工艺。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机械制造工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因此需要优化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对于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来讲,加工工艺的可靠性标准主要是指加工方法能够实现科学化,同时机械设计要与实际的加工工艺需求相互符合,机械安装调度工作同标准的要求能够达到一致。文章首先就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中需要遵循的工艺流程进行论述,然后针对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可靠性的机械设计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可靠性。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机械设计制造
        引言
        在科学技术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该领域的智能化机械设计以及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即使跟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是属于发展缓慢的,但如果跟之前比较有很大的进步的,并且取得了巨大发展以及突破,自动化贺智能化都已经实现了。可见,在智能制造时代的背景下,可以从技术机制的构建、创新、发展等方面入手建立机械设计技术优化的体系,也与国家环保设计相呼应。根据以上情况,更加保证了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分析
        1.1制作程序及技术程序
        制作程序指按照设计要求把原材料加工成为成品的过程,加工方法既有机器加工,也有人工加工,完成一个成品制作需要多步加工程序。影响机械加工成果的因素是材质和自动化程序,材质不适宜或者程序有问题都会影响成品质量。人工加工主要在成品后处理或者包装等环节,影响因素是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技术程序指机器对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进行深加工,影响因素是机器程序的准确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1.2零件装夹
        在机械制造的时候,零件装夹属于一个极其关键的步骤。零部件在加工之前,需要先将其放置在机床或者是夹具的特定位置。要规避零部件在定位时发生偏差的现象,就需要把零件固定夹好,这一过程就是零件装夹。零件装夹过程的好坏与机械制造的质量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会制约生产效率并增加生产成本。
        1.3定位
        在机械制造业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是定位,对机械制造业的有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的机械制造业之中,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实际的工作情况,来采用不同定位的方法来对于零件进行定位的,而零件的高质量生产则与有效使用从而得到了保证,并且机械制造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当前,大家在对于机械的制造提出了并更新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此技术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而机械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4控制加工密度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控制好加工密度是有效保证加工制成品、半成品能够符合生产要求的关键环节。作为生产制造商,要求对每个环节的精密度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对于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决定产品质量、性能的重要因素就是对于精度的要求。所以,要重点关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于加工精度的把握。一般来讲,加工精密度的重要控制对象包括零件尺寸、位置、安装位置及表面位置,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控制零件尺寸精度的切试法和调整法及控制零件外形精度的轨迹法和成型法。
        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可靠性措施
        2.1设计理念以绿色制造为核心
        对于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来讲,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机械设计发展趋势可以了解到当前的趋势为绿色制造工艺。所以作为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可靠性的设计要求,一定要将传统的设计理念摒弃,将设计核心定为绿色制造工艺理念。对于绿色制造设计理念的融入,首要基础是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结合绿色环保与经济效益实现可靠性的机械设计,让企业发展能够稳定有序。对于绿色设计制造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首先,缓解材料浪费的现象。

通过了解诸多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作过程可以知道,当前原材料的浪费情况较为普遍,原材料的浪费是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直接的损害。因此开展机械设计工作时,要对原材料的类型、特点展开分析,对于剩余、多余的原材料要研究如何进行再利用,将再利用理念融入到具体设计方案中实现材料浪费率的有效降低;其次,加大绿色材料的使用。对于新型绿色材料要加大使用力度,设计时要求将可降解材料、无污染材料融入进去,将产品的环保性能全面提高,为企业获得市场中充足的竞争力。
        2.2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机械表面的粗糙度对于零件的使用寿命有着一定的影响。表面越粗糙,使用的寿命越短。因此,有必要调整刀具的选择,严格控制切削面的磨损宽度和切削参数。保证了切削速度高于供给速度是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有效方法,且切削速度越来越快,粗糙度也就越来越小。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3完善机械行业规范
        现阶段,机械制造加工行业规范是由国家强制规定的,其整体的可操作性不高,所以人们首先应在现有规范基础上对其展开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进而实现所有机械制造加工作业都有规范要求,从而产生约束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应操作失误而造成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机械生产作业实施监督和管理,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其次是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质量观念和意识,确保机械生产作业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最后要做好产品的质量审核工作,根据质量标准和要求对产品展开详细的检查,避免不合格的产品被销售和使用出去。
        2.4标准化设计
        机械制造加工工序多,每道工序都要对相应的机器设置参数,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要调整机器的设置参数,反复调整对设备和仪表的精准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加工工序非常多时,会出现漏调设置参数,或者设置参数不准确等现象,这也会影响工件成品的合格率。鉴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客观情况,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力求做到标准化设计。这里的标准化设计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符合行业的相关标准,或者行业内约定俗成的设计规矩;二是在同一个工件的设计中,要做到工件体系内各个部分设计标准化。例如,在一个不规则形状零件的加强肋设计中,要保证各个平面上肋的凸圆半径一致。如果用翻边的方式来取代加强肋,则要保证翻边后的高度一致。当体系内的标准一致时,在这个零件的机械制造全程中,就无需反复调整设备参数,这就是工件体系内各个部分设计标准的体现。
        2.5控制偏差,提升机械生产加工精确度
        在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时常常会产生一些无法规避的偏差,因此在进行特定的设计与加工的时候,就要通过客观分析来辨别出现偏差的具体原因,并找到可以有效处理偏差的可行方案,借助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合理策略来减少偏差出现的几率,有针对性地提升机械制造中的加工精确度。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可借助测绘工具来优化改善,进而合理地把控偏差问题的出现。在加工工艺的应力变形系统中,要事先检测生产设施,并及时找寻问题根源进行有效解决,以此来减少生产时所产生的偏差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人员要在设计时考虑到机械制造工艺,包括工序、定位、精度、零件装夹等。然后,在设计时同步考虑加工,这样就能够用机械制造的思维来审视工件设计的合理性。当机械设计的合理性提升,机械制造的困难则会降低,工件的合格率也会提升。因此,机械设计人员要丰富自己的机械制造工艺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的实际情况,明确零件的加工工序,同时要对材料学和结构力学有深入的了解,通过灵活运用材料和力学知识来提升设计水平,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黄诚.机械制造工艺视域下的可靠性机械设计研究[J].科技风,2020(4): 136.
        [2]吴炀.浅论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机械设计[J].科技风,2020(4): 141.
        [3]刘正航.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机械设计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128.
        [4]刘勇.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可靠性机械设计[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24):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