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 辽宁辽阳 111003
摘要:乙烯工业是重工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出。乙烯产业的布局必须满足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经济的特点。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乙烯布局,并建议中国的乙烯工业应从现有结构入手,以实施大型,基础和园区型乙烯工业的发展模式,以及逐步调整国家乙烯布局,实现有效发展。
关键词:乙烯工业;发展;合理布局
1乙烯工业发展历史
研究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史,有两个问题曾经有过重大的争论,这就是乙烯装置的经济规模和乙烯工业的合理布局问题,对于乙烯装置经济规模的争论在付出很大的代价以后,现在已基本达到共识,21世纪我国新建的乙烯装置单套规模一般都在900kt/a左右。而乙烯工业发展合理布局问题还是有深入讨论的必要。乙烯工业的大部分产品不是市场最终所需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石化工业不仅需要有大市场,更需要在附近地区有高度发达的下游配套工业部门否则一枝独秀的石化工业是没有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石化产品要求用最低的运输成本和相关下游工业配套,所以世界石化工业一般都集中布局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样才能体现出区域经济的优越性。
2美国的乙烯工业布局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石化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乙烯工业布局突出区域经济的特点,而且,近20多年来美国乙烯产能扩大了近1倍,但始终坚持区域经济、集中布局的思路。早在1981年,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原油产量已达85030kt/a,占全美202%;乙烯产量16060kt/a占全美889%;天然气加工量为949×103m3/d,占全美47.1%,共有66个大型石化厂集中于墨西哥湾附近的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不仅呈油化一体化格局而且也是气化一体化格局,大部分乙烯厂使用天然气厂分出的乙烷作为裂解原料。
1)美国乙烯装置原料呈轻质化、多样化和柔性化(天然气、石脑油等)特点,乙烯装置靠近原料产地和交通运输条件好的地方,这样对乙烯原料的供应和降低运输成本是非常有利的。墨西哥湾不仅是乙烯的集中产地,也是炼厂和天然气厂的集中地。
2)墨西哥湾内各石化厂生产的中间液体产品可通过发达的管道系统输送,石化固体终端产品可通过发达的铁路、公路或船舶运送形成低成本的现代物流系统进行输送。对石化工业而言长距离运输产品所增加的运输成本将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因而是不可取的。
3)墨西哥湾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不仅有强大的石化工业,也有十分发达的下游汽车制造机电工业和航天工业等,从而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特征,极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
4)该地区是美国原油战略储备系统(SPR系统)所在地,资源风险相对较小。
3日本的乙烯工业布局
不仅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对于地理面积较小的国家如日本,它们的乙烯工业布局一般也突出区域经济、集中布局特点。日本乙烯工业和它的布局特点是:
①2004年日本乙烯产能7510kt/a,主要集中在沿海两个地区(东京湾和冈山),东京湾(Tokyo)千叶地区的乙烯产能占日本总产能的60%。2005年日本乙烯产能占世界第三,布局相对集中,近年来很少建设新装置。
②日本乙烯裂解原料以石脑油为主,靠进口解决
③日本石化工业在产品开发方面下的力度大,产品质量好,品种、牌号齐全,一部分用于出口有较高信誉和竞争力。
实际上日本乙烯工业主要不在做大,而是在做强方面下功夫,在高油价的大背景下这是一条提升竞争力非常有效的途径。
4中国的乙烯工业布局
到2018年底中国乙烯总产能为7885k/a(未包括产能800kt/a的惠州乙烯),乙烯产能列世界第二。中国虽然是乙烯大国,但大而不强,表现在整体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同时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整体竞争力不强。全国有12个省、市和地区(中国台湾省除外)有乙烯,其中上海地区份额最大,为1750k/a,占全国20.92%,广东其次,为1390k/a,占全国16.63%,河南省份额最小,为180ka,只占2.15%。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乙烯布局的现实情况还是比较分散,除在沿海港口城市建设一批乙烯厂外,在内陆一些原油产地也建有乙烯,更有一些乙烯点布局既没有很大市场,也没有原料保证,这一类乙烯装置今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难立足的。
乙烯工业走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是客观经济规律的体现,中国乙烯工业如何布局需要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在乙烯布局问题上,有两大类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已有的石化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二是新建石化企业的布局,尤其是一些没有乙烯的地区的乙烯布局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乙烯工业应该从现有的格局出发,实施大型化、规模化、基地化和园区化的发展模式,才能逐步调整全国乙烯布局做到有效发展。大型化、规模化已经取得共识,基地化和园区化的核心是要从石化企业内部油化一体化向区域油化一体化发展,注意向建设化学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区域油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例如,华东某一个以900k/a产能的乙烯工程为龙头的化学工业园区,其中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中外合资项目,期工程已经顺利投产,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如我国新骚地区,原油资源条件非常好,可以由独山子克拉玛依和乌鲁木齐3地联合组成个各具特色的石油化工经济区,区内有大型的乙烯联合工程(独山子)、大型合成氨和尿素工程(乌鲁木齐)和大型特种润滑油和沥青炼厂(克拉玛依),产品除了内供外,还可创造条件向独联体及南亚国家出口。今后对于新建乙烯项目的布局,应该主要强调区域经济、相对集中布局的原则,才能做到有效发展前提下的基地化和园区化。
(1)当今新建乙烯项目,乙烯原料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乙烯原料资源紧张,应该突出强调“油化一体化”,优化乙烯原料结构。没有这种条件,也就是没有大炼厂作为可靠的乙烯原料保证的地区,建议不考虑安排建设乙烯项目,至少近期不考虑。当然如果有天然气化工优势,可以考虑通过另外途径(如甲醇制烯烃——MTo工艺)制备乙烯。
(2)世界乙烯工业布局的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乙烯工厂建于沿海,由于乙烯工厂产能大,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产品数量庞大,公用工程使用的水、电需求量很大,而且配套系统复杂,特别是储运系统和环保系统很大。乙烯工厂要求厂址所在地能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和安全容量,以抵御大的突发事件。一般沿海厂址远比内陆为好,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乙烯工厂都建于沿海港口城市附近极少在内陆和沿江布点,更谈不上扩建。
(3)集中布局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地区有多套乙烯并存,之间合用一套公用工程的局面,在国外这是很普遍的,我国今后也会出现这种局面,要注意的是每套乙烯的下游产品结构一般是不同的。可以是以聚烯烃为主的短流程,也可以是生产芳烃或化工单体为主的综合性流程。
5结语
乙烯工业的布局特征实际上反映了市场经济中乙烯结构的重要内部规律,这对中国乙烯工业的有效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中国乙烯行业的布局相对分散,因此研究乙烯行业的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探索和丰富中国乙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基地和园区发展模型。有必要反思和调整当前乙烯布局的分散化状况,这对于未来中国乙烯工业的有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参考文献
[1]瞿国华.乙烯工业的有效发展及其合理布局[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