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际铁路项目实行项目管理的初步体会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孙磊
[导读] 摘要:国际铁路项目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项目国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福及双方的铁路项目。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2
        摘要:国际铁路项目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项目国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福及双方的铁路项目。铁路是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设施联通,给中国铁路“走出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本文阐述国际铁路项目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的项目管理阐述,以促使国际铁路项目走深走实。
        关键词:大型项目;国际铁路;项目管理
        1国际铁路项目管理的控制内容
        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的高投资性和工期的固定性,对于铁路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面对周期长、系统性强、投资大、资源配置量大等问题。铁路工程项目的管理优劣决定了其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是否能够赢得经济效益。在铁路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有着严格的规划要求和技术要求,也需要面对资金、资源等的浪费、难于管理等的问题。而且铁路工程项目的管理一般是一次性的,重复或者返工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做好项目管理对于铁路项目的顺利完工意义重大[1]。进行铁路工程的项目管理,需要在项目质量和施工企业控制两方面进行研究。企业的控制包含了施工单位各个部门的管理,项目管理一般是主体,包括项目经理部门和所属机构。其管理对象是整个项目施工任务。项目质量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中具体的资金、资源、人员等要素。总而言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制定施工方案,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规划、制度等管理内容。项目质量管理要渗透在每个施工环节中。
        2大型国际铁路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境外项目的建设步伐,要实现高质量地发展目标,作为牵头方的中国企业,必须在管理上大胆实践与探索。
        2.1营造政治稳定的良好氛围,促进项目顺利进展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项目国政府建立的协调推动机制,定期进行发展战略对接,解决了项目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的进展。如每年召开的中国-中东欧“17+1合作”领导人峰会以及中匈塞基础设施合作联合工作组等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有力推动了匈塞铁路项目进展。中老两国开展中老铁路“廉洁之路”建设,促进各方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治风险管控,推动了项目质量安全管控和廉政建设。另外,中国驻项目国大使日常监督项目进展,及时帮助解决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工作签证、工作许可等实际问题,为项目合作提供了稳定的政治氛围。
        2.2调查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状况,打好建设管理基础
        项目国一般铁路基础设施落后,并且经济欠发达。一是中方承包商需要先对照设计图纸的技术条件和数量提出需求计划,然后委托专业的铁路物资公司在当地和周边国家进行调查,由物资公司签订供应合同,制定物资材料的供求计划。二是多方面调查了解当地施工企业资信、业绩和履约能力状况。土建工程往往分包给当地企业,当地企业的履约能力决定中方的进度和质量。工作划分上,关键工序、重要工作以中方企业为主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当地分包商承包附属工程。四电工程以劳务分包为主,需要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
        2.3融入项目国社会文化习俗,促进双方友好合作
        对于第1次“走出去”或者第1次进入项目国的中国企业,“入乡随俗”是基本的行为准则。融入当地文化、兼容本地技术、利用本土资源、遵守当地法规是推进境外铁路项目顺利进行的刚性要求。

一是利用外籍雇员的语言和熟悉环境上的优势,充分了解当地文化习俗,了解政府行政办事程序及效率,合理安排工作,避免工期延误。例如,当地员工及政府工作人员休息时间不得加班;伊斯兰国家每年都有斋月,斋月期间白天基本不工作或工作效率很低。这些社会风险都要深入细致调查,作出相应应对措施,否则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计划会受到影响。二是担负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地雇用当地员工,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中老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主动与当地社区沟通融合,为当地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学校捐赠教学用品,向灾区捐赠生活用品,给当地村民修碎石路等。通过这些活动,项目得到了当地民众与社会势力的支持,取得很好效果。三是中外双方对铁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有机结合。项目建设之初,中方企业应就工程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进行细化,了解项目国建设管理机制、程序、方法等。特别是工程验工计量规则,各个国家都有自己法规要求,可以向业主介绍中国铁路建设管理的有关办法,但必须就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础资料内容、格式要求、验收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达成共识,做到及时验收,总结经验。
        2.4设计单位转变观念和设计习惯,真正起到技术牵头作用
        一是努力提高中国标准体系兼容性,适应本地技术环境,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国铁路拥有庞大的技术体系,在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技术体系和人员的可接受性,采取“因材施教”。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均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而匈塞铁路采用欧洲标准。二是按照项目国的习惯来开展设计。国际工程中没有设计标准,只有设计习惯。要让项目业主/监理工程师理解中国工程师的设计成品,设计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充分利用当地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灵活使用中国设计规范。例如,国内设计使用标准图集,在标准图集中有的图可以在设计图纸中不重复,只注明使用的标准图集号。但是国际项目,任何设计内容都必须体现在设计图纸中,并且都要附带详细准确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国际承包工程中,一般允许设计公司指定采购产品目录,而国内是不允许的。三是在EPC项目做好“E”的牵头作用。设计单位严格检查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建筑许可、施工图)与商务合同时期业主需求的变化,不能出现价格不变合同内容增加的现象。另外项目的验收标准、验收条件的具体内容,设计单位应代表EPC承包商与业主及时确定。
        2.5积极维护项目建设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建设条件
        一是分析项目国公共安全状况,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例如,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项目部遵守《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境外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建立境外项目应对突发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和措施的通知》等办法,明确责任部门安全风险防范职责,建立风险预警有关程序,细化安全风险防范办法,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对于项目国限制中方劳务人员入境数量、办理工作签证周期长的问题,通过中国使馆协调当地政府争取绿色通道,提高效率。三是中方员工不参加当地人举行的旅行、罢工、集会等政治、宗教活动,也不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当地或国内有资质专业安保公司合作,聘请专业人员常驻现场,保护铁路物资安全。四是积极主动协助业主推动征地拆迁、既有轨料拆除存放等工作。征地拆迁、轨料存放等工作虽然在合同中属于业主范围,但由于其进度缓慢,制约中方施工进度,这时候承包商若主动帮助业主,反而有利于承包商的工作推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充分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与项目国开展铁路项目合作,在政府机制推动下,铁路公司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管理优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当地企业进一步融合,面对项目实施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创新工作思路,进行国际铁路项目管理实践和探索,提升中国铁路主要技术设备在世界铁路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合作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境外铁路建设工期风险因素识别及形成路径的分析[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8(1):6-9.
        [2]李冬霜.海外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防范[J].经营与管理,2017(2):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