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88119920110XXXX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是当今高危行业之一,要想保障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就要提高建筑工地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加大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培养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职工专业能力,以此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完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安全管理
引言
现如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些许问题,比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低下、安全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陈旧、施工现场安全设备投入与管理不到位。为了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相关人员需要从强化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建设施工现场规章,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健全安全技术策略、增强施工现场设备安全投入与管理,保证机械稳定运行这几方面,优化上述问题,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开展做铺垫。
1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1.1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做到切实防护
在任何经济活动中,人的切身安全都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工程建筑施工具有较高的潜在安全隐患,需要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给予相关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权,做到对个人生命安全的充分尊重。
1.2减少工程事故引发的工程质量和工期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因素对工程的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安全问题可能导致的工程事故,引起工程施工进度的停止,给一些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工程造成质量隐患。此外缺少安全防护,也会给工人的施工条件造成限制,使得工人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正确合规操作。
1.3对工程单位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根据工伤进行赔偿,导致企业的额外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问题可能导致工期的拖延,给施工项目的整体成本管控造成不利影响。
1.4对施工单位形象的有效维护
随着建筑工程市场化的发展,企业的工程事故率也成为企业工程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工程安全引发的事故问题,容易给企业的象形造成舆论压力和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损害。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和防护意识不足
基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建筑工人多是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工作具有两个先天问题,以是农民工缺乏施工专业素养和技能,无法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察觉和重视,可能由工程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农民工工作作的流动性较大,难以形成有效的施工经验积累。因此在面对不同工作内容时,常常表现出安全问题认识不够的情况。
2.2对工程单位安全管理的法律建设尚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发展的更重要内容是来自法律的强制规范和监督,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充分解释和说明,使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做到有章可循。但是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条款规定具有模糊性和落后性,对企业的实际管理行为缺乏有效指导,导致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
2.3部分施工工序和防护手段落后、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工序涉及到危险较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护和防护设备,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但是部分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对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故意忽视,使得工人面临的施工风险增加。
2.4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宣传意识
在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对安全问题进行详细检查、亲力亲为,对违规操作进行及时制止等,都能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
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在思想和态度上存在侥幸和怠惰情绪,对现场管理不严,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施工安全问题。
2.5施工现场调度相对换乱
在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中,对工作现场材料、设备的合理调度,有助于提升施工现场的规范性,促使现成管理保持相对安全。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现施工材料调度和储存的不重视,缺乏对设备的维护意识,容易引发一些意外安全事故。
3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强化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人员为项目施工的主要执行者,他的安全意识和施工现场安全息息相关,而一些人员缺少完整的安全教育,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从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切入,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对于安全施工教育培训活动,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参与岗前三级教育培训,而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依据国家规定,学习有关理论,训练实践技术,通过考核获取有关证书,并将其当作上岗凭证。此外,在具体施工中需大力宣传安全知识,并不定期组织安全施工会议,明确指出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事先预警,有效制定紧急预案,营造安全施工的作业环境,全面展现全员安全戒备的工作状态,以规避安全事故出现。
3.2积极建设施工现场规章,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若想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必须要有完全的鼓励制度作支撑,这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基本条件,施工单位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结合,依据现状施工情况,制定施工监督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责任制度等。其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单位,由单位落实到部门,由部门落实给个人,实现群防群治,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与稳定。
3.3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健全安全技术策略
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安全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关乎着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施工单位需要增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技术管理。此外,要与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针对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制定专项方案,比如,基坑支护、机械安装拆卸以及爆破等高危项目,如有需求,还要安排专家对所制定的方案进行分析与论证。项目领导要全面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让工作人员熟知工作安全要求,促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技术防护,降低因违规行为而致使事故出现的概率,最大程度的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4增强施工现场设备安全投入与管理,保证机械稳定运行
首先,需要确保施工现场中所有的设备机械质量达标,全面落实设备设施进场检查工作,对其合格证、说明书、生产日期进行一一验证,确保有关资料的齐全性,保证其满足施工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对所运用的机械设备要记录在案,对于会危及施工安全的设备和材料,不但要停止使用,还不能转卖出去。建筑施工现场应组建管理小组,设立设备管理岗位,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从业资格证。机械设备的运用要落实三定制度,所谓三定其实就是定机、定人以及定岗,切实依据相关标准展开作业,杜绝违规行为,更不能在设备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加大对施工设备巡检力度,制定巡检周期,定期开展巡检工作,增强设备维护,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稳定的工作。
结束语
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必须从外包施工团队管理出发,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总结并发现真正适合自身施工团队的安全管理办法,提高自身公司建筑施工的安全和施工工作者的技能,才能在满足在不断提高的施工管理同时,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企业领导也要高度重视施工的安全管理,基本做到全员参与,细致工作,准确落实。只有安全规范的法律条例的实施,才能确保公司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施工生产。
参考文献:
[1]周建兵.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49.
[2]谷鹏举,于龙,徐旭.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安全,2020,35(3);28-30.
[3]杨玉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55.
作者简介:
祝光朝(1992.01-)男,汉族,广西桂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