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噪声监测是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活动,其数据是环保部门控制并预防噪声污染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为提升噪声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既需要深入分析和应对噪声监测中的问题,还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机制,以此完善噪声监测体系,提升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质量,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噪声监测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环境噪声;噪声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伴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噪声污染问题也越加严重,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到国民正常的生活生产,一方面又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诱发多种心理或生理疾病。因此为有效治理并预防噪声污染,我国需要加大环境噪声监测的力度,明确噪声指数,进而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治理并改善噪声污染。但在实际的噪声监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到环境噪声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一、噪声监测现状
判断并识别环境噪声是相对复杂的工作,具体包括监测噪声形成的环境、地点、时间机器对人体的危害(心理和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能够发现,我国所有环境污染中,城市污染所占比例最高,其中环境噪声污染占所有环境污染的45.56%。因此,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开始逐渐提高对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视力度,加强噪声监测和管理工作的强度,并使现代科技逐渐融入到噪声监测的体系中。现阶段,噪声监测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的职责和任务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是监测污染源,提高对建筑工地及工业园区的噪声监测力度,利用政策或制度手段,降低工业产区、工业园区、建筑工地等污染源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检查和监测功能区(具体包括商业区、住宅区),此外还包括交通噪声及区域噪声的监察和监测工作。因此可以说我国对噪声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监测并控制噪声污染源,提升城市环境的时效性与有效性。然而在具体的噪声监测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环境噪声监测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二、噪声监测问题
首先,环境噪声监测位置及时间问题。在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监测时间不合理、监测位置不合适等问题,进而导致噪声监测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受到影响,难以及时地反映出问题的根源,导致后续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受到影响。譬如某工业园区或交通要道的繁忙时间在8:00-17:00,而噪声监测工作却在18:00以后开展。其次监测标准不够统一。环境噪声监测数据是噪声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的依据,如果监测仪器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将导致环保部门难以准确判断特定地区或污染源的噪声污染程度,进而影响到噪声治理的成效。再次是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不够统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所采用的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存在明显的区别,导致所测量或监测出来的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污染程度。然后是监测人员问题。如果噪声监测人员对监测地点缺乏了解或监测技术使用不当,都会严重影响到噪声监测的结果,使监测数据出现偏高或偏低等问题。最后是缺乏监督和评价机制,噪声监测机构缺乏对监测结果的监督和评价,将难以判断和识别监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时间问题、位置问题、技术问题及方法问题等,进而难以确保噪声监测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此外还有监控数据处理和收集手段落后等问题。在噪声监测的过程中,监测人员要谨慎收集并处理监测数据,要保障监测数据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发挥监测数据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监测人员应采用先进的处理软件来处理或保存监测数据。
三.噪声监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明确质量控制意义及目的
环境噪声污染监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指对噪声监测的仪器、地点、方法的选择及人员资质的考核等监督和管理的过程,此外还包括分析和处理监测结果,审核并研究原始数据,以此提升噪声监测的公正性及准确性。其目的主要是确保监测工作可以顺利展开,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确保监测工作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而在质控意义和内涵层面,环境噪声监测是有效处理噪声污染的基本方式,因此完善并优化监测手段对噪声治理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假如监测结果不及时、不准确、质量差,那么就会难以让人信服,无法作为噪声监测的依据,极大地降低了噪声治理的质量及效率。因此制定并落实噪声监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噪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噪声治理的实效性,为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并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环境噪声监测的选择标准
首先,质量控制举措应根据地区的特征及特性,选择不同的标准,譬如居民区相对安静,而工业园区则噪声较大,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格外注意。其次,选择标准的限值,应有所区别。譬如建筑工地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但有明显的施工阶段,因此在制定噪声监测质量控制标准时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形成针对性的噪声限值,以此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由于居民区偶尔会出现装修噪音,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限值或标准,譬如禁止夜间施工,环境噪声不能超过特定限值等。最后,要选择合适的噪声监测仪器。监测仪器是噪声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抓手,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地区已经选择自动化噪声监测设备,然而在监测设备层面,应选择2型及以上的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统一监测设备的监测标准,以此减少监测设备型号不统一所带来的问题。
(三)噪声监测的地点和时间选择
首先监测地点应有代表性。监测地点的选择结果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地点选择上应格外谨慎,需要根据监测客体的特征及特点,确定不同的噪声监测位置,譬如工地或公路等。与此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相应的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此降低暴雨、暴风等恶劣天气对监测数据的影响。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监测噪音。通常来讲,监测设备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然而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监测时间及标准,譬如白天等级是Ld,夜晚声级为Ln。此外,要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优化相应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评估体系,正确、准确地评估噪声监测数据,进而运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价特定区域的达标情况。而在噪声等级和类型上,也需要将其划分为施工噪声、企业噪声、交通噪声及生活噪声,进而根据不同的噪声类型,选择不同的噪声声级。
结语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生产及身心健康的主要污染类型,因此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强噪声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及识别噪声监测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以此从选择标准、地点、时间、评价及监测数据等角度出发,制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优化噪声监测机制,提升噪声治理质量,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彦淑,郁乃康,张瑞田.工程数学数理统计中的抽样理论在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9(03):3-5.
[2]姚健东,姜志鹏,张燕.基于DSP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环境噪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3(06):25-27.
[3]张金艳.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