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 朱柯达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朱柯达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临安分院  浙江杭州  311300
        摘要: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创新岩土工程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并进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促进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此外,还需要建筑单位优化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做好监督工作,以防人为失误导致损害岩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思路
        如今,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这让土木工程建设行业面临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技术挑战。岩土工程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其关系到工程的稳健性。在现代工程设计中,为迎合建设需求,施工方会在施工期间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机械设备、新的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尽管该转变能够促使工程质量提升,但也要求施工方做好关键技术的控制工作,以便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岩土工程施工的技术特性
        1.1误差性
        岩土工程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并且在数据测量和信息采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性。比如工程师在土壤勘测过程中记载的信息主要依靠人为判断,而检测得出的数据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凭借某一部分的岩土性质推测某一区域岩土的总体情况。此外,岩土在自然界中受到各种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土层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经经过检测的土层仍然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改变,影响最终的数据测算结果。因此,一旦工程师没有进行实时检测,也会导致部分数据的误差,影响最终的施工结果。
        1.2隐藏性
        由于岩土施工大多数位于地底,需要依靠探测仪等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了解其地下情况,地下施工和技术应用等行动具有较强的隐藏性,工程师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施工失误或遗漏等情况,给岩土工程建设埋下长久的威胁,也影响后期工程监视和维修工作。因而,岩土工程中的隐藏性特点需要格外被注重,必须正确利用技术手段对其加工建设。
        1.3依赖性
        岩土工程中体现的依赖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岩土工程施工中对于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任何岩土施工都必须先对土层进行检测和评估,才能展开施工行动。二是对于科技的依赖。现如今的岩土工程建设必须依托大量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也造成了工程开展对科技和仪器有较高的依赖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手段日益加强,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连带岩土工程施工也在不断改进技术。
        2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思路
        2.1沉井施工技术的应用思路
        在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就是沉井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沉井施工技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其次,该技术所需要的占地空间较小。在沉井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最初设计的内容来填埋沉井结构,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建筑提高其稳定性。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该技术在用来提高建筑的承载水平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不断扩大其综合质量。
        2.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新型技术,主要是在灌注桩形成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利用提前装置在桩内的注浆导管和其连接的装浆阀注入水泥浆。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加固桩底沉渣和桩身泥皮,让桩底和桩侧的土壤。中渗入粗颗粒土,再进行压紧,能够有效起到加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桩侧和终端的阻力,从而让单桩的承载力提高,降低桩基沉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一般情况下能够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
        2.3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内支撑式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基于混凝土内部支撑技术。

这种技术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组合式的钢结构在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加工方便且适应性也比较广,能够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该技术的支撑形式也很丰富,拆卸方便,还能重复利用,投资成本也比较低。因此,这种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遇到建筑工程周围相邻建筑物基础过深且较为密集、地基软弱、施工场地小等情况。
        2.4喷射混凝土技术
        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这种技术主要是将提前配置好的混凝土加入喷射机中,用喷射机将混凝土喷射到指定的地方,这些材料会在喷射后凝固,这样就能够加强喷射地的强度。该技术对加强钢筋网和混凝土粘合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能够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注意对喷射材料的配比进行科学分析,对喷射地进行严格的选择。
        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培养并引进岩土工程管理领域的新型人才
        环保部门应当将实施岩土工程的重点放在培养新型管理人才上。岩土工程的管理部门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与资金,确保引进信息化手段用于实施人才培训,借助远程培训平台来增强人才培训模式的灵活性,实现良好的人才培训效果。岩土工程的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优良的专门业务素养,同时更加应当注重职业道德素养。岩土工程能否得到严格的监管,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的改善程度,因此,必须对岩土工程实施严格监管。对此,岩土工程的监管负责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严格遵守岩土工程的监管规则来执行日常工作,以实现良好的岩土工程综合效益。
        3.2设立完整的岩土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岩土工程管理必须依赖科学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作为支撑,如果缺少规范体系作为保障,会造成岩土工程管理的盲目性。因此,作为环保部门应当遵循现行的环境立法,不断健全岩土工程的监管运行机制。环保部门只有做到了运用体系化的角度来实施岩土工程管理,才能确保获得良好的岩土工程运行实效,节省岩土工程的管理运行成本。此外,岩土工程的管理部门目前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岩土工程,自觉践行岩土工程的基本要求。同时,督促公众自觉摒弃污染与破坏区域环境的行为。
        3.3科学评估环境污染风险
        环境污染隐患一旦存在,将会迅速蔓延与扩大,直至造成比较明显的区域生态破坏后果。为了杜绝此种现象,环保部门需要严格推行环境保护规划,运用严格约束的措施来保障岩土工程得以全面落实,防控区域生态破坏的风险。目前,在实施岩土工程的具体实践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善于运用信息化软件来评估区域环境风险,给出精确的评估数据及评估结论,进而实现有效支撑岩土工程决策的目标。在评估区域环境风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现行的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技术标准,全面评估现存的区域环境风险与生态污染隐患,避免评估数据产生误差。相关技术人员应善于收集典型的环境污染评估样本,运用科学手段来测评环境破坏的风险,为岩土工程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撑。
        4结语
        总之,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使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实践中具体分析应用,探究最好的应用措施。此外,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施工新技术,引进新型的设备,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袁东进.信息化手段促进岩土工程施工进步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33):212-213.
        [2]田少坤,郭月亮.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讨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3):239-241.
        [3]李义方.岩土工程中基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25-127.
        [4]何国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