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 443002
摘要:通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网络保障之一便是通信线路的施工与铺设。不管是日常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有通信的参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通信工程中传输线路的优劣将对通信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针对传输线路的施工要素及其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研究,以推动通信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质量控制
引言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涉及的内容多,专业知识强,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明确各环节施工关键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通信传输线路满足信息传输要求,是组建通信传输网络的重中之重,因此,职能部门应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具体建设需求,严把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关,促进通信传输功能的正常发挥。
1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1.1工程准备阶段
首先,从预算成本的角度出发,只要通信线路铺设科学合理,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由于浪费而产生的增加成本。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前期准备阶段,便考虑到各样的主客观因素,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计算分析功能,设计出科学的施工线路与轨道线路。其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我国通信工程建设人员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天气气候来考虑线路设计问题。可以应用GB技术等对当地环境进行全面勘测。再次,线路的设计与铺设阶段,必须考虑到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养护问题,因此,施工人员不仅要保障线路施工时的质量,还要确保后期应用中能够有效维修、及时养护。最后,工程项目在准备阶段,就必须提前进行实地基建勘察,线路必须绕过道路基础设施进行铺设。做到细致化施工,是对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重要要求。只有重视细微问题,才能有效规避由于粗心大意而形成的可预见或不可预见风险。
1.2工程施工阶段
通信工程项目在线路铺设施工阶段,为推动线路铺设工作的进程,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相关技术。线路铺设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要解决线路铺设的问题,必须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细节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理解,并结合整体进行考虑,尽可能地将通信工程线路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还要对施工现场的铺设条件进行排查分析,考虑各种关于线路铺设的施工材料、架设规格等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如果工程采用光缆材料作为主要线路材料,就必须保持光纤一定的科学形态。在同一时期制造的光纤,必须保持模场直径的一致。这样一来,就必须保障铺设的条件合理、质量过关。既可以提高光缆传输质量,又可以降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据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线路铺设时,光缆长度要尽量控制在2m以上,并与地面保持5m以上的距离。为保障数据传输,光缆线路不宜过于弯曲。
2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
2.1线路设计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当中,需要对通信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合理的学习,在对相应标准满足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源做好合理配置;并且通信企业在完成勘测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并且交由相应的专家实施考察,从而最终选取最符合要求的施工设计方案;其次,加强对施工材料规格以及型号的规范做好合理的明确化,确保其和国家相关要求标准相符合;最后在对光缆施工当中,需要确保其能够和现有的条件相符合,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外界因素对其所产生不良的影响。
2.2线路设计的内容
2.2.1杆路测量
对于通信线路设计当中,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线路负荷水平以及施工区域的气候自然情况对杆路的走向实际情况做好分析。
和传统的施工经验相结合可以发现,对于一些重负荷区域,通信传输的杆路所能够控制的区域根据50.0m档位进行设计,在施工当中若是受到周边建筑以及相应的自然因素对其的影响,就可以进行对其合理的改变。另外,通常水泥重型杆体长度控制在8m左右,相对于地形制高点比较高的区域水泥杆设置中,可以采用6m左右的场地,以此来保证线路传输质量安全可靠。在设计当中需要对杆号以及拉线杆位置和杆高等信号做好记录以及有效测量,采用分段测量的模式对于现场相应的建筑构筑物等线路设计质量产生的问题进行应对。
2.2.2杆路设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对于一些大中型城市来讲,通信传输线路建设事业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相对于一些偏远区域以及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区域,在对通信传输线路建设中还是非常落后,操作过程也是非常的复杂,并且光缆的建设施工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对于这种问题,就需要在实际的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当中,对偏于区域作为设计要点,尽可能地安排专业人员对该区域的地形做好合理的分析,在对地形勘察分析当中深化分析,以此来对各个设计方案做好对比分析,最大化的保证通信传输杆塔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另外,为了将施工现场当中由于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在运输维修中成本问题出现,从而能够加强对环境的合理安排,确保在杆塔的设计中和公路能够靠近。
3通信工程中线路施工的应用技术要点
3.1科学把控路线设计工作
线路施工阶段,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要尽可能地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最后才可开始考虑节约施工成本问题。因此,在线路施工前,通信企业要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后,先在预设路线范围内进行地下电缆与排水管道的布置图分析,同时使用相关技术进行实地勘测,尽量不破坏当地的基建设施。路线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垃圾场等大型污染区的城市规划,尽量做到直线布局。既保证网络的稳定与畅通,又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3.2传输架杆选择和埋深加固
在对于通信传输线路实际的施工当中,相对于杆塔材料的合理选取,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合理性对于线路运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当中对材料以及使用规范性要求不断提升,和以前施工经验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在对于杆塔材料选取中,需要能够和相应的原则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材料选型以及运行实际需求相符合。相对于水泥架杆来讲,一般主要有三种长度,分别是6.0m、8.0m以及10.0m,因此相应的工作人员就需要按照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方案,和地区差异结合起来对电杆长度合理选取,同时针对其适用范围做好确定,还需要和当地的气候基础以及土体结构和杆塔荷载等因素结合起来对其合理选取,可以对电线和通信杆塔等相似的材料选取实施杆塔的架设,但是需要对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有效控制,以此来避免产生失误。另外,线路的埋深是对通信传输运行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对相关因素考量的主要重点,将实际的测量作为依据,同时和参考区域相结合对其确定。
3.3加大线路铺设作业的控制力度
计划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铺设质量控制方法,以保障通信线路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如果线路需要继续爬坡作业,相关人员还要结合坡度与土质,选用蛇形铺设的方式来确保与坡度符合,降低张力影响。同时,缓震物的增加也是强化线路铺设作业控制的有效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通信传输线路作为通信工程的关键构成,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使用体验,因此我们必须对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增强质量控制,以推动通信工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新波,王凯.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控制及优化策略[J].科技视界,2019(28);245.
[2]郑君,王成.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