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华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新堰中心医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1611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其中西医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均按慢阻肺治疗指南执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治疗前FEV1、PEF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效果
引 言: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治愈难度大,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且病情呈逐渐进展趋势,随病程延长,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渐丧失劳动能力,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已居疾病负担首位。因此研究COPD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同时中西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疗效确切,成为COPD治疗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21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女性共计106例,男性112例。年龄区间为48.52-82.37岁。平均年龄为52.38±3.15岁。受试者自愿参加调查。经诊断为此类病变。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08例以及观察组108例。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4版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1];本次研究前患者病情平稳,无症状加重表现;无任何药物、食物过敏病史;停止使用其他任何吸入制剂或口服的治疗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无不良反应;没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及精神类疾病;患者知情情况下自愿接受治疗。
1.2.2研究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布地奈德气雾剂200ug每次1喷、每天3次,沙丁胺醇气雾剂100ug每次1喷、每天3次,治疗后使用淡盐水漱口;研究组在吸入药物治疗同时联合针灸治疗,针灸选取的穴位:选取病患后背的肺俞、肝俞、脾俞,同时依次选取肺肝脾的墓穴:云门、期门、章门,同时在四肢末梢选取足临泣穴、太白穴(合化土)、足三里(土生金),公孙、内关(胃心胸),同时慢阻肺的病人胃口一定不好,加上中脘穴。隔日针灸1次。针灸由技术精湛的针灸师完成。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患者FEV1、PEF,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疗效判定
本实验使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关于此类疾病治疗标准。评价患者疗效,细则为:控制:治疗后,病患既往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变显著。有效:治疗后,病患既往症状、体征有所改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为74.1%,观察组为92.6%。两组相比,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n(%)]
.png)
备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病死率高。其会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这一点重点体现在急性加重期患者之中。很多病患会表现出诸如气促、咳嗽等等临床症状。患者同时伴有各类相当严重的炎症反应。倘若其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等不良现象,因此临床病死率较高。盐酸氨溴索能够起到溶解呼吸道内粘液的效果,经过有效分解多糖纤维,能够令糖蛋白加以解离。进而令呼吸道中分泌物炎性介质水平降低。另外也可以全面推进呼吸道内腺体分泌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所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有所增加,有助于修复呼吸道上皮细胞,其在治疗慢阻肺方面能够取得些许效果[2]。祖国医学认为,慢阻肺属于“咳嗽”,“肺胀”范畴之中[3-4]。肾脏亏虚、血瘀肺脉、肺脏虚弱、痰湿蕴于肺内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标重视“虚”“痰”“淤”的去除,应当利用有效方式通肺平喘。本实验中,对于观察组患者使用我院自主配置的中药方剂对患者开展治疗,同时结合受试者自身病情加入其他药材,取得了满意效果。法半夏以及陈皮能够取得化痰燥湿的效果。茯苓以及甘草可以和中健脾。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可平喘化痰。桃仁、丹参、红花为活血化瘀良药。而玉屏风散能够起到补肺固表的效果。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共奏祛湿化痰化淤、活血以及补肺固表的效果。治疗之后受试者肺络畅达,上述症状皆可缓解。本组内,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对于慢阻肺病患,在使用西医治疗的同时,为受试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祖国医学一直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依照望闻问切的结果,追根溯源,治愈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按祖国医学理论属于“喘症、肺胀”范畴[5-6],其病因为久病肺虚,长期肺病会导致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而土可以生金,会导致肺气更虚。因此在穴位选择上,选用临泣穴、太白穴(合化土)、足三里(土生金),去强土,让土去生金,同时按照俞墓治疗原则选取肺俞、云门;肝俞、期门;脾俞、章门;防止疾病逆行进展,选取公孙、内关(胃心胸)可迅速止喘,同时慢阻肺的病人胃口一定不好,加上中脘穴。通过连续针灸,强土、强肝,控制病情逆行进展,同时强土后,土可以生金,从而促进良性循环,让机体按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顺序良性运转,机体重新达到平衡,疾病即可康复,本文选取的研究组患者在规范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FEV1及PEF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病情改善,患者可以降级治疗,逐渐减少临床用药,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一句老话说的好,最好的药就在你身上!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
[2]魏声泓,杨岚,徐灵杉.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1.7(05):225-227.
[3]周湘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1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625-2626.
[4]胡相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6:133-134.
[5]陈建军.中西医结合ICU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00+232.
[6]吴志涛.72例慢阻肺疾病患者行补中益气汤联合舒利迭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69.
[7]董华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竭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2):7+9.
刘荣华 男 1989年08月01日生 湖北省孝感市 汉族 本科 职称中医主治医师 湖北中医中药大学中西结合糸 研究方向是中医西医给合全科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