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刘延平
[导读]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实施两种细菌鉴定法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80例高热且全身感染的患者血液开展两种细菌鉴定法,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直接药敏组和常规药敏组,常规药敏组选择常规药敏试验
        刘延平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实施两种细菌鉴定法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80例高热且全身感染的患者血液开展两种细菌鉴定法,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直接药敏组和常规药敏组,常规药敏组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直接药敏组选择直接药敏试验,比较两组的符合率、操作时间、准确率和检出率。结果:两组鉴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耐药符合率等方面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直接药敏组操作时间(26.51±2.42)短于常规药敏组(33.53±3.44)(t=10.5416,P=0.0000);直接药敏组准确率(92.50%)与检出率(95.00%)均高于常规药敏组(P<0.05)。结论:两种细菌鉴定方法检验血液时细菌符合率相近,但直接药敏试验的准确性更高,且操作时间短,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两种细菌鉴定法;血液检验;应用价值

        高等动植物或微生物生活时产生一种其他活性或抗病原体的刺激代谢产物会对细胞的发育功能产生干扰,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抗生素[1]。临床多通过化学方法或者微生物提取等方式获得。随着抗生素的普及,耐药菌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也提高了治疗难度。检验血液时多采用常规药敏和直接药敏进行检测,因此如何选择更准确、更快、更便捷的细菌鉴定法是临床的关注重点[2]。本文针对临床血液检验中应用两种细菌鉴定法,对比疗效,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资料
        80例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高热且全身感染患者的血液开展两种细菌鉴定法,排除精神异常、无法沟通及不认可本次研究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根据抽签法分组,为直接药敏组(n=40)和常规药敏组(n=40)。直接药敏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是25到78岁,平均(51.56±10.89)岁;常规药敏组1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是26到77岁,平均(51.58±10.91)岁。对比两组样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
1.2 方法
        无菌下采集每位患者20ml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常规药敏组:对血液样本实施接种,在35℃、5%浓度CO2的环境下放置18至24h血平板,取出菌落涂片,实施染色镜检,并结合检查结果对触酶或者氧化酶实施验证,应用生物检定仪进行药敏试验。直接药敏组:应用生化学培养实施药敏试验,阳性样本通过10ml的血样进行离心处理,选取上清液并两次洗涤,将其注入至缓冲液中,做重悬操作。将20μL的悬液涂片取出做染色镜检,根据结果用酶调整菌液浓度,实施接种,在水解酪蛋白冻琼脂平板上滴1至2滴悬液,将药敏纸片贴上,根据颜色评断药敏结果。
1.3 实验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符合率、操作时间、准确率和检出率。主要鉴定革兰阳性菌符合率、革兰阴性菌符合率以及耐药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在SPSS19.0中输入全部样本资料,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操作时间)检验方式为t,表示形式为();计数资料(符合率、准确率以及检出率)检验方式为X2,表示形式为n%。P<0.05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存在可分析的价值。
2 实验结果
2.1比较两组细菌鉴定法的符合率
        两组细菌鉴定法在鉴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耐药符合率等方面数据无差异,没有统计学的价值(P>0.05)。见表1:
表1两组细菌鉴定法的符合率对比(n%)


2.2对比两组操作时间
        直接药敏组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药敏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操作时间比较()


3讨论
        近些年抗生素类的药物应用非常普及,这也导致了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不断变化,给临床检验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且检验患者时的结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同细菌对于药物敏感性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血液检验时要实施有效的细菌鉴定法,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常规药敏试验的准确率比较高,但是时间过长,这对于急需救治的患者来说非常不利,而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时间短,且准确率也很高,这能及时为患者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对症治疗,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3]。
        经研究得知:两组在鉴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耐药符合率等方面数据相近,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直接药敏组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药敏组(P<0.05);直接药敏组准确率为92.50%、检出率为95.00%,均高于常规药敏组(P<0.05),该结果与薛武宪[4]等人的实验结果数据相近,在他们的实验报告中直接药敏试验的准确率为92.00%,检出率为94.00%,说明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率与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同时也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综上,虽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鉴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耐药符合率等指标时数据相似,但是直接药敏试验的操作时间更短,而且准确率与检出率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淑光.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2):195-196.
[2]祝艳.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0):68-69.
[3]陈华伟,张文军,李德新.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0):117-118.
[4]薛武宪,吕超.分析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