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刘吉东
[导读] 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进行相关研究
        刘吉东
        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  山东泰安  271500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这中间,参照组患者的颅骨修补手术,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3-6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观察患者则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手术,进而对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于去骨瓣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行颅内修补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故而,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脑外伤;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
        在临床上,脑外伤指的便为外力所导致的脑损伤,通常的情况下,该种脑损伤为人肉眼可见的伤。临床实践表明,脑外伤很容易导致患者为此出现严重的颅内组织损伤,进而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该病的发生多因头部突然的加速、减速运动而导致,并以坠伤、撞伤为主,击伤等相较于前者则要少见一些。而在临床表现上,脑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肢体无力、偏瘫以及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严重的脑外伤患者则会为此出现长期性的昏迷以及植物生存的状态等[1]。截至目前,针对此种问题主要采取的便为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方法。而在实际的临床上,手术时间的不同则对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进行考量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参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6.31±9.44)岁;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6.72±9.86)岁;资料对比结果表示,两组实验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此外,参与此次实验的患者,对此次实验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准予研究。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即在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内,进行颅骨的修补手术。
        1.2.2观察组
        不同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进行相应的颅骨修补手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两组患者均采用器官插管全麻的方法,并依托于覆盖法修补术。此外,均采用常规的消毒、灭菌措施,因而具体手术操作两组患者无差异性。而在手术之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措施等。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具体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功能状态)、Fugl-Meyer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考量。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平方差(±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t值与卡方进行检验,在P<0.05时,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统计数据表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
        统计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筑领域的发展,脑外伤的发生率亦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就实际的情况来讲,脑外伤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此种情况所导致的便是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2]。而在临床上,手术治疗则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其中,颅骨修补术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该种手术的操作,主要便在皮下、硬膜外进行,并不会涉及到进入脑组织的操作,因而其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在采用颅脑修补术的过程中,手术时间的确定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日常生能力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3]。
   此前有研究认为,修补术应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开展,而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便也有研究指出,颅骨缺损的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导致颅骨缺损综合征以及继发性脑损伤的出现。因此,还是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早进行颅骨修补术。并且,早期的颅骨修补术还能够使患者的颅内组织得到充分的保护,并尽早的排除患者颅内的大气压,从而降低其对颅内神经的压迫,制止神经损伤的加剧,继而保证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脑功能的及时恢复。总而言之,在对脑外伤患者行颅内修补术前,应对患者的疾病情况等,进行深度的考量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挑选适宜的手术时机,这对于脑外伤患者后续的康复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要优于参照组患者其差异保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进行颅内修补术,可以显著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并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患者,于去骨瓣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行颅内修补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故而,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斌, 马建功, 任虹宇,等. 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4):222-225.
[2]蒋铭, 张志国, 李博,等. 不同分流方案联合颅骨修补治疗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疗效比较[J]. 安徽医药, 2020, 24(1):58-61.
[3]范英俊, 王琼芬, 苗树船,等.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 43(1):45-49.
[4]路伟. 早期修补术、VPS手术结合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z1):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