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良
东莞市宝树装饰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水源的清洁程度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河道进行综合的处理和整治,确保河道的生态平衡和生态修复是现阶段较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中,使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在最低耗能的基础之上,对环境展开治理,防止污染环境,这一技术逐渐被人们使用,成为现阶段比较受欢迎的治理污水的技术。这一技术具备的特征是能够将受到污染的环境,全方面的清理,不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使用生物修复技术能够根据河道环境有效的治理河道。
关键词:生物修复;生态恢复;河道整治
在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当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清洁河道。但是,经过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使用生态修复技术的时间较短,在国内这一技术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所以这一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所谓的河道,就是分布在较为广阔的土地上的河流或者河塘等等,利用河道,建设水利工程能够推动从事和部分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分析和探究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河道的当今状况,针对河道的污染状况,对生态修复技术展开研究。
1 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及优点
生态修复技术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利用特殊的生物去吸收或者转化水源当中的污染物质,达到消除水源污染的目的。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河道的生态平衡。生态修复技术具备投资低、收益较高的特点,它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技术被广泛的采用,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所以剧组和以前的修复技术相比较,它具备着显著的特征,首先,它能够在花费较少的费用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清洁河道,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次,使用这一技术不会产生副作用,对河流造成二次的污染。最后,这一技术的清洁能力较强,清洁效率较高。
2 河道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很多化学物品的使用,导致了多个生产地区遭受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源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甚至不利于灌溉农田。针对这种情况,引起了相关的管理部门的注意,政府部门开始采取合适的措施去改变河流遭受污染的状况,清洁水源。所以,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相关的管理部门引入了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的观念,对所处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河道污染的问题及原因
造成河道遭受污染的来源分为外来污染和内在污染。所谓的外在污染,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这些工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制造出了较多的污染物质,并将其排放到河流当中,导致河流遭受严重的污染。其次,还包括着在耕作农田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也会造成河源遭受污染。其次,所谓的内在污染是指河道本身产生堵塞,河流内部的水源无法正常的流动,使得河流的水体成为死水,尤其是部分河流区域含有较多的氮和磷物质,如果温度较高,会使得河道底部的泥土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来,河流水体产生富氧化的状况。如果河流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那么将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使得河流的生态平衡受到威胁。一个完备的河流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抵抗作用,能够执行的恢复自身结构。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河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贯彻落实相关的管理政策,对河道问题进行管制,有效的使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河道污染。
4 生态修复技术
4.1 土壤生物工程
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土壤生物工程,这一生物工程主要利用特殊的植物,在合适的土壤的基础之上,创建出的各种坡度的工程。这些特殊的植物使用率最高的就是木本灌木、山茱萸和杨木等等。优质的土壤具备了较多的特征和优点,例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恢复能力较强,成本较低,等等。在河道的两岸种植植被,能够有效地保护河道两岸的蒜苔系统,改变河道周围的环境,避免河道受到冲击。例如,使用活枝扦插技术,就是将具备活体性质的植物直接栽种到土壤当中,这一活枝能够直接和土壤接触,吸收到土壤当中较多的水分,达到加固土壤的目的,防止发生水灾的时候,造成水土流失的状况。这一技术能够为河道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在使用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投入的资本较少,工作效率较高。利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河道周围的环境种植合适的植物。例如,如果所管理的区域其水位高于固定的水位,必须选取较为高大的紫色柳枝。相反,如果水位低于固定的水位时,可以选取芦苇等植物进行加固土壤,并有效的调节土壤的组成结构,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在河道两旁种植活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节河道的生态系统,确保河道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4.2 湿地技术
(1)湿地下垫面修复
这一技术主要针对湿地区域,在湿地的基础之上,有效的调节湿地的生态系统,种植合适的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维持平衡。
(2)植被修复
在湿地区域,可以选取芦苇和香蒲等植物有效的净化环境。湿地的底层大部分是由泥沙组成,所以,还可以选取苦参和白花草等植物加固湿地的土壤。
(3)生境恢复
恢复生态环境,主要恢复了两栖动物和水产的栖息地。在河道当中实行水产养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
4.3 微生物技术
在自然界当中,某些特殊的微生物和细菌能够有效的降解自然界当中的污染物质,对河流达到净化能力。这些微生物之所以能够净化水源,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解能力,能够有效的分解河流中的污染物质和有害物质,将这些物质分解后,能够有效的净化河道当中的水流,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利用微生物技术净化河流,其成本费用较低,同时不会有较强的副作用。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如果河道出现黑臭的情况,合理的使用微生物技术,可以成功的消除水源的污染物质,解决黑臭的情况,同时,部分微生物还能够消除掉氮和磷物质,防止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
4.4 物理生物结合法
经过一定的研究调查表明,国内和国外的相关学者通过结合物理和生物的方式,有效的处理了河流受到污染的情况,利用物理和生物结合的方法,消除河流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国内的学者在处理河道出现黑臭的污染情况过程中,种植了再力花和风车草等植物,有效的处理掉黑臭的水体,同时他们检测了氨氮值和总氮总磷值等等,数据显示,在经过处理之后,这些数值明显的得到了降低。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实施合理的措施有效的净化环境,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河道的作用能够灌溉农田,防止出现洪灾,并将人们生活当中制造的污水有效的排放。河道周围的环境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影响着地区的工业化生产。所以,对河道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减少污染源的产生,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李诗阳.北京市永定河郊野段生态修复效果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
[2]李治源.平原地区农村中小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3]宋长福.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探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11):111-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