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青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 山西省阳泉市 045100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与之相关的道路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为了延长水泥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提升其潜在应用价值,则需要加强这类道路施工与养护,实施好相应的作业计划予以应对。基于此,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与养护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道路养护
引言
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是农村道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发展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称“刚性路面”,其是由基层和混凝土路面量大部分所组成。在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中如施工不当将导致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出现裂缝缺陷,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使用质量同时对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使用寿命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解决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裂缝缺陷需要做好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施工质量。
1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探究
1.1施工前试夯
试夯是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工作。试夯应该结合选定的强夯参数指标,在施工现场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通过分析比较试夯前与试夯后的各项测试数据,来进一步得出正式施工采用的强夯参数指标。对于与设计要求相冲突的部分,应对设计参数进行改动。同时,试夯过程中可以指定多种不同设计方案,通过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对比,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施工。
1.2横缝与纵缝
(1)设计图纸给出了以下规定:不仅要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注明缩缝,而且还要按5m的间距进行布置,对于部分纵缝,其间距按4.5m控制。(2)全线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口处布置胀缝,横缝和胀缝之间布置传力杆。和旧路直接相接的部位,在横向自由边布置胀缝,同时和缩缝之间设置传力杆。(3)缩缝的缝宽在0.4~0.5cm范围内,其深度为5cm,缩缝板需要和板垂直和相对横缝呈一条直缝。对于切缝,应保持美观与直顺,然后向缝中填满材料。(4)在混凝土面板的纵向侧面涂抹稀沥青,同时布置纵缝,纵缝应保持连续且平直,不能有弯曲和扭曲。(5)在路面水泥混凝土实际强度提升到10MPa后,使用切割机进行切缝,切缝的深度按5cm控制,缝宽保持在0.4~0.5cm范围内,和路中线保持垂直。
1.3平整场地
提前对强夯可能产生的地面变形进行预测和估计,进而对夯前的地面标高进行确定,进而通过推土机将场地平整好,并且对强夯场地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与地下构筑物的标高进行确定,标明其位置,强夯施工尽可能不选择在这些位置的上方,否则必须根据强夯施工法的影响深度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预估,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付诸实际,防止强夯施工时严重损坏管线或构筑物。
1.4钢筋安装
(1)胀缝传力杆和胀缝板同时安装,其中,胀缝板为沥青杉木板,同时根据设计间距对传力杆进行安装,孔眼的尺寸应大于传力杆直径,同时制成椭圆状。为有效避免浇筑过程中传力杆产生位移,需要用钢筋对传力杆进行绑扎,并在钢筋的下部设置支垫。传力杆的长度为45cm,同时在其中一段增设套管,避免传力杆受到损坏。(2)缩缝传力杆和水泥混凝土摊铺同时进行,先在缩缝所在位置铺设宽度为100cm的埂,振捣密实、平整后留设一定沉落度,再按照30cm的间距设置传力杆,同时使用混凝土对传力杆进行覆盖,避免踩踏,否则将使传力杆产生位移。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制作传力杆,其长度为45cm,在其中一端涂抹防锈漆。(3)纵缝传力杆在水泥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按照预留孔具体位置进行安装。安装好以后,在模板体系的外侧分别设置小木块对传力杆进行固定,为避免振捣过程中传力杆产生位移,可以在横板的外侧设置临时木档,对其进行固定。纵缝传力杆的实际长度为70cm。
(4)在安装角隅钢筋网的过程中,首先在底层摊铺水泥混凝土,由人工使用铁锹拍打至密实后,再设置钢筋网,并在周围使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压住,避免发生位移。在钢筋网安装稳固以后,继续进行摊铺施工。对于角隅钢筋网,根据设计要求,同时结合板块尺寸,制作成型。(5)每一根传力杆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锈处理,均匀涂抹油脂,在胀缝传力杆设置套筒。
2水泥混凝土道路养护探究
2.1微胶囊法养护技术
采用全新技术生产带有再生剂的微胶囊,主要依靠原位聚合法把MMF预聚合物加工成外壳。实际生产过程中,表面活性剂需要选择苯乙烯马来酸酐(SMA),能够使外壳热稳定性、可压实性得到增强。经过实践不难发现,采用这项技术封装一定的再生剂,能够对路面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时微胶囊可以真正起到作用,使其中的损伤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需要使微胶囊具备以下特性:热稳定性、弹塑性变形能力、界面稳定性。换言之,由于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混合搅拌时会出现较高的应力与高温,所有微胶囊必须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再者,因为微胶囊、水泥混凝土两者的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当温度不断改变时,会出现热传递、膨胀与收缩现象。在环境温度改变后,再生剂将使微胶囊体积随之改变。热吸收释放时,以上现象将造成水泥混凝土内部出现微裂缝,使外壳破裂,再生剂也会立即排出。从理论层面来讲,无机填料与基质间有黏连、不黏连两种状态,处于不同状态时,复合材料抗拉屈服、极限抗拉两种强度也将存在差异。首先是第一种状态,界面层无法传递应力,而残余应力会造成复合材料中的热应力无效,所以,需要保证水泥混凝土、微胶囊两者间界面黏结稳定性达到要求。
2.2做好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设计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地质情况、后期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合理的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结构层厚度和强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结构,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地基的承载能力。并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减少或是避免缺陷的产生。
2.3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中的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管控,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举措来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施工质量。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基层施工中需要控制顶面标高,保持厚度一致。做好顶面平整度的控制,并在面板与基层中间加铺塑料薄膜用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加强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后的后期养护,避免因养护问题而导致裂缝出现。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面层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选用合理的混凝土的水灰比并控制集料的拌合温度和含水量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拉强度。在面层施工中,做好施工的连续性,尤其是要做好施工缝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做好振捣工作,振捣持续到混凝土中没有气泡冒出为止,振捣要全面避免出现漏振或是过振的问题。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面板的后期养护管理,控制好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水分,避免过热或是过冷,并注意做好补水,确保养护施工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具有良好的强度,除了做好施工工艺的管理外,还需要注意加强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加强施工材料的进场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避免其进入场区。对于水泥应尽量选用发热量小、收缩量小的硅酸盐水泥,对于不同批次、标号和种类的水泥应禁止混用。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的边界部分应尽早将后浇筑的面板切割,对于中隔带、路缘石施工时,与面板接触处涂沥青,使双方自由伸缩。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浇筑路面,用以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如有裂缝应及时采取封闭措施,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明确及养护措施的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与养护效率,满足其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要求,避免这类道路处于不安全的应用状态。因此,未来在提升水泥混凝土道路建设水平、延长其使用年限的过程中,应重视其有效施工与养护,不断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确保水泥混凝土道路在实践中的施工与养护状况良好性。
参考文献
[1]康利军.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与养护经验[J].交通世界,2017(21):36-37.
[2]岳鹏.冬季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养护[J].四川水泥,2015(9):31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