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技术探究 颜曙光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颜曙光
[导读] 摘要:如今我国建筑事业持续进步,给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实践的时候,要想提升施工技术含量,改善后浇带的使用功能,就需要分析对于这项技术的使用,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的作用效果,给相关的作业计划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
        山东博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曲阜  273100;身份证号37082319780103XXXX
        摘要:如今我国建筑事业持续进步,给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实践的时候,要想提升施工技术含量,改善后浇带的使用功能,就需要分析对于这项技术的使用,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的作用效果,给相关的作业计划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提升这项技术的使用价值,给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结构;后浇带技术;应用
        1建筑结构中后浇带作用
        第一,收缩后浇带:随着强度的增长,钢筋混凝土构件会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产生裂缝,从而释放大部分的变形。在构件中设置收缩后浇带,能够减小约束,避免裂缝出现贯通现象,影响结构强度及耐久性。收缩后浇带一般设置在对结构没有严重影响的位置或构件内力较小部位,通常情况,每隔30m-40m设置一道,宽度一般为800mm。第二,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是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不均,可能使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将整体结构划分为几个部分,使每一部分结构沉降都比较均匀,避免结构产生额外应力。沉降后浇带一般设置在高低建筑中相对较低的结构中,沿较高结构建筑贯通设置,带宽通长为800mm。第三,加强带:当混凝土结构构件长度超长过多时,设置后浇带不能完全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的问题,此时设置膨胀加强带,不仅可以增大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还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2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技术,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在施工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板的预设。在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模板的预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在后浇带施工开始前完成相关操作。在后浇带施工开始前,需要布置好建筑结构中的格栅灯与钢丝网等,确保网格格局的均匀性以及结构的完整性,以满足施工相关标准的要求,有效提高预设模板的抗剪切强度、结构刚度以及稳定性,避免因建筑主体结构的横向跨度过大而造成沉降。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对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压力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进而影响施工质量。而在垂直方向的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与频次,有效减少对钢丝网片以及钢筋的损害,同时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的流失,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2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的宽度以及间距
        在实际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结构具备较强的整体性,同时符合施工安全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功能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必须在实际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控制后浇带的宽度以及间距,从而尽可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对于一些具备有较大跨度的后浇带,还必须切割处理受力的钢筋,使其断开,进一步保障钢筋受力的均匀性。
        2.3确保后浇带施工后有合适的浇筑时间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其中,弥补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使得整个建筑工程具备较高的施工质量,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内做好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后浇带的基本功能。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之前,必须清理好后浇带内部的混凝土块等众多杂物,同时还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及时清除掉后浇带内部所积存的水分,从而防止过多的水分留存在后浇带内部而影响浇筑后的工程质量。为了有效保护后浇带,还需要及时清理后浇带施工缝中存在的垃圾。在后浇带施工缝处设置有防护栏,防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钢筋受到污染。一般而言,在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秉承着先低处、后高处的施工顺序原则,要保证先浇筑底板、再浇筑墙板处。

还需要在底板的混凝土没有初次凝固之前,将墙板处后浇带浇筑上,保证底部不留下施工缝浇筑的混凝土,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
        2.4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与位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技术,为了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必须为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与施工位置。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膨胀剂,将其配制为无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建筑结构中积水与裂缝的及时清理,有效提高后浇带结构的湿润度。此外,为了使后浇带施工获得更好的效果,必须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操作。而在选择后浇带施工位置时,应避免选择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受力较小的位置。
        2.5做好预设模板工作
        在后浇带浇筑之前,为了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图纸及施工方案做好预设模板的工作,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预先设置好钢丝网模板,同时还必须保证网格具备较强的均匀性。这就需要在钢丝网模板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粗细、大小一致的钢筋材料,这样才能够保证钢丝网模板符合建筑物要求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程度,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必须严格控制整个模板的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防止因为主楼以及裙楼之间的跨度过大而导致建筑物载荷量较大,从而减少构件以及钢筋的承载力,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6处理垂直施工缝
        在完成垂直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操作,混凝土初次凝固之后,需要冲洗已经凝固的混凝土,直到出现骨料。同时,还必须清洗干净钢丝网,进一步保证后浇带整体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垂直施工缝处的处理细节及要点符合具体要求,就需要准确把握好冲洗时间,这就需要在对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事先预估以及检查冲洗时间,保证垂直施工缝处的处理质量。
        2.7选择合适温度
        为了使新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结合程度,在使用后浇带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因为后浇带与混凝土所具备的收缩膨胀特性直接相关。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并结合热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温度为10℃的条件下,建筑工程后浇带具备良好的效果。为了使新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结合程度,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干裂现象,需要在完成浇筑后第二天的早晨或者傍晚,做好后浇带浇筑后的收尾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大幅提高,建筑结构也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和解决,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与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后浇带施工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核心内容,其施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全过程,决定建筑物总体质量,甚至是施工单位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要求施工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大对后浇带施工的重视度,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方案要求,实现对施工现场操作的全面监督管控,从而提高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为建筑工程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欧宗瑞.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9):117-118.
        [2]孙晓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9):67-68.
        [3]陈立强.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技术分析[J].居业,2019(02):124-125.
        [4]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1+173.
        [5]荣继高.探讨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