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天津红桥支行 300121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记录企业发展历史的全过程。不论是在国家机关还是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不断规范化,做好企业档案资料整合管理工作,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将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措施
1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将以往的重点工作以各种资料形式进行记录;要将大量的记录分门别类的妥善储存;在工作需要时,快速准确的调取相关历史信息。这项工作看起来没有大的作用和贡献,但却关系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因为档案承载着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水平程度、用人情况、工作内容以及性质、干部队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档案管理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事业能否科学顺接和传承,是维护和保护历史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档案工作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一是数量大。只要开展工作,就会产生相应的档案,日积月累,档案数量规模越来越庞大。二是种类多。实践证明,随着我们工作的创新发展延伸,事业发展的越好,那么档案的种类也就越多。三是要求高。档案记录不是简单的将资料收集就可以了,还需要精准的整理和分类。因此,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2推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做法
目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服务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正常开展,对后期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因此,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于各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在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热情优质的服务。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使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完成,积极学习相关的技能,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确保档案管理的有序高效开展。
2.1适应环境的管理制度
要按部就班的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优先制定适合现今发展环境的管理制度,我国档案管理时间较短,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形成逻辑链,在归档、整理过程中避免出现混乱或者职责不清的情况,分工明确,在使用档案和查询过程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职责细分,各个部门负责档案对接的人员也要对任务明确分配,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才不会出现“踢皮球”、某一项目没有人员管理等情况。
2.2创新应用方法,增强档案管理实效
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入理解“互联网+”理念,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理念融入到档案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信息化技术的特征、特点及内容,重新构建档案管理的录入、整理及分类过程。其次,构建部门联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企业应构建实体档案录入与电子档案整合的双向发展机制,即在保持原有的档案录入环节不变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部门的档案资源及内容共享并传输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形成与实体档案相对应的电子档案。随后根据实体档案的内容,调整电子档案,从而为档案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最后,在设备引进与应用层面,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或企业的组织工作作用不明显,处于资金考虑,企业可将日常档案管理业务委派给第三方机构,使其为企业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3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并不是要一直封锁保存的,而是需要共享和交流,与其他企业交流可以获得宝贵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互补,从而实现自我提升。除了与其他企业交流外,档案资源在内部的共享使用也必不可少,建立电子档案馆,让有需要的人更方便的提取和使用档案资源,形成档案资源的良性循环。
2.4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最终的目的是档案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进而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确保其有序健康发展。开展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目前的发展特性,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5推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开展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工作的时候,信息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档案处理模式,提高档案服务职能效率,这也是当前这个时代必然的发展需求。在开展档案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制订完善的发展计划,针对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相对应的服务模式。并对每一项环节进行详细规范,制订完善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还应当尽快建立专门的网站,为需要档案服务的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还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另外,要尽快健全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对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为实现档案数据化发展要定坚实的基础。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虽然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但出现档案信息泄露的问题也越发严峻,为了确保档案存储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对每一个环节加强改革,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提供完善的档案资源服务。
2.6注重资金投入
注重档案资源的发展,必须在软硬设施上加大力度,保证档案管理的建设,建立电子档案馆、数据库等,把档案信息资源电子归档,使其更加规范化,用构建数据库的方式对现有的档案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存储,电子档案馆可以面对用户开放,在取用时更方便。信息化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档案管理体系的存在,在管理过程中软硬设施是相当重要的,加大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档案管理的未来肯定受益无穷。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开展档案管理创新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传统思想,确保档案管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其次就是对档案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建立档案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在新时代,要重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不断改革内部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使企业运行效率不断得到提升,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瑜.关于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传媒论坛,2019,2(24):130+132.
[2]卢美西.对于档案规范化管理与加强管理制度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9,2(24):149.
[3]张月.建筑企业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3):25+27.
[4]王彦秀.推进国有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35):292.
[5]周婷.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