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212419851028XXXX 广西南宁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指出了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联系,指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2020年是全面战胜贫困的一年。要弥补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突出不足,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模式仍然是小农经营。然而,目前小农经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探索二者有机联系的路径对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衔接
引言
第十九次报告首次提出了“小农与现代农业之间建立生物联系”的提法。2019年第一中心文件增加了"执行政策,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农田+合作社""农田+企业"。关于2019年政府活动的报告提出了"扩大小农社会服务和发展不同规模的护理人员"等新的业务单位,如"家庭贫困者、农民协会"。这些政策文件表明了政党官员和外交部对小农的高度重视,这对当前加强减贫、农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1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必要性
1.1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小农户生产提供的农产品由于品质低、种类少而与市场需求逐渐不匹配,消费结构升级与农业生产结构落后之间的矛盾累积明显。面对这种现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种类以满足当今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迫在眉睫。而小农经营中现代农业要素的加入会极大地有助于小农户优质发展形成有效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
1.2“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
我国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即便经过近二十年的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人地关系仍然非常紧张,对比于粗放式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已经经过三十年发展的“劳动资本双密集型”的“小而精”的现代小农生产模式更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尽管多年的农业实践中出现过其他农业经营方式,截至2016年,承包地在30亩以上的农户占承包农户的5%左右,农业小农生产的主要方式并没有改善,所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小农生产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
1.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我国目前面临的两项主要任务之一是弥合利塔尼•肖金科:继续扣押农产品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提高农民的认识、福祉和安全;确保成功地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复兴,以确保。因此,将小农纳入现代农业发展以提高小农的发展能力,是建设小型社会群体的现实前提。
2存在的问题
当前,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小农户群体庞大,组织化程度不高。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超过98%,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70%,在农业生产经营上呈现小规模甚至超小规模,不利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二是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存在合作社不“合作”,仅与农民社员之间是土地租赁关系的现象,小农户受限自身知识水平低、力量分散、谈判能力弱,难以分享到发展利益。三是缺少技术和惠农政策支持。小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粗放,发展生产力量薄弱,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融资能力弱,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强。现有的各项惠农资金主要倾向扶持农业经营组织,小农户享受不到政策支持。
3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选择
3.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业处于“大国小农户”的基本国情,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现状决定了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必要性。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三权分立”的基础。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经营规模需要扩大的现状下,以村庄为区域的集体产权制度是将我国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最有效形式。要赋予农民自我控制的产权,同时要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出租和入股,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营,为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
3.2优化农业生产要素,保证农业生产稳定
一是提升农业生产劳动力要素。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效率,提升农民自我职业身份认同感,使新型农民成为会生产,懂市场,能管理的综合职业农民。二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要素。农业生产中,技术变化意味着资源的利用效率或生产率的提高,并且总生产成本也会降低,要实现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对接,需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发展现代育种选种技术,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普及,架构农业信息发布新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机械科技含量,优化跨地域农机结构配比,提高小农生产参与社会大生产的能力。三是推进农业生产资本融通。加快出台农业生产领域金融产品,建立农业标准金融市场,确定农地权利抵押范围,稳定农地承包经营权利,使农业贷款有稳定的抵押对象,能够以权确价,增强小农户参与市场的资本风险抵御能力。
3.3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小农户的素质
充分利用好财政、金融、市场等手段,大力发展农业普惠式金融体系,推进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推动小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完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小农户信用信息的征集与评价体系,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对小农户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为小农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扶持小农户积极参与农村基金互助组织,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发展;政府应安排好专项补贴,用于加强对小农户的新技术培训,通过农民夜校、田间学校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小农户提供种养技术、经营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学习,帮助小农户的农民逐渐转化为新型的职业农民。
3.4创新多种带动(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树立大产业、全产业链的基本理念,根据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带动农业生产经营。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处于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竞争明显劣势,难以在市场中获得合理回报,因此,必须提高各种有效机制组织起来,通过“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企业+合作社”、“小农户+社会组织”等合作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弱化小农户自身局限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更大比例分享农业产业链条收益。
结束语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总结经验,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探索几种模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相关者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韩俊.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J].中国乡村发现,2019(02):1-4.
[2]罗必良.加强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J].中国乡村发现,2019(02):44-47.
[3]宋建平.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理论与政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9(10):53-60.
[4]程渭山.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J].新农村,2019(10):5-7.
[5]蒋永穆.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与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2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