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 广西南宁市 530001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畜牧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动物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动物检疫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畜牧兽医动(删掉)物检疫部门急需要深思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应用有效的技术或方法,提高动物检疫水平,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分析了基层动物检疫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可行性的防疫措施,同时对畜牧兽医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水平;提高方法
引言
动物检疫工作在保证食品安全、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当下动物检疫开展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这对提升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质量水平有重要意义。
1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产业大国,随着国内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进出口家禽已经成为常态,如何有效对动物疫病外防输入内防输出,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水平,无疑是最有效的措施。做好检疫工作不仅能够保障畜牧业发达地区家禽养殖的安全性,还能够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传染,尽可能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只有将动物检疫工作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内畜牧业的发展。
2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畜牧业养殖户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场上畜禽的供应数量不足,大多数来自个体养殖户。个体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有限,养殖数量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有些饲养者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会在动物体内注入生长激素,这样不仅会危害到动物的健康,也加大了动物患疫病的风险,进而对食用者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这也加大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导致很多动物在检疫时达不到相关标准。此外,很多屠宰场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省事,减少检疫的费用,可能不会使用专门的仪器,只是用肉眼来观察,这样的检查结果是无效的,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危害。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保证相关监督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实施赏罚制度,以此来激励防疫人员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2.2检疫设备欠完备
现如今国内农村地区大多数的畜牧兽医站的医疗设备都非常老旧,如若不及时换代升级,很难应对动物传染病,如果在发病24小时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发生大规模的暴发,后果将非常严重。
2.3对动物检疫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当前,我国动物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对民众的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动物检疫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性较大。而且动物检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开展的效率及质量。
3动物检疫监督改进对策
3.1制定动物分类管理方案,提高养殖户防疫观念
在畜牧业养殖工作中,应对各种动物进行分类的养殖管理。如对养殖户饲养动物种类的不同,进行不同标准的检疫手段,明确做出对牛、羊、猪等动物各自的检疫标准。同时,还应根据特殊疫情况来适当调整检疫规范,及时更新畜禽标识,在动物检疫工作完成后,需要确保每种动物的检疫合格结果与其动物类型的检疫标准相吻合。此外,结合动物养殖户在其经济基础、养殖规模等各因素,政府部门应适当给予养殖户一定的经济补贴,以帮助养殖户利用这些补助进行动物疫情的检查,保障动物养殖的安全。最后,对于一些故意逃避检疫的养殖户,应及时地发现与打击,维护健康有序的动物检疫环境。
3.2检疫设备更新换代
在基层畜牧加强兽医工作站时,必须要尽力配到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要可靠、达标,还要精准、正确,这样才能直接保障动物检疫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将动物检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给畜牧兽医工作站最大的扶持,投入必要的资金与人力,尽快推动检疫工作向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发展方向靠拢,这样在基层兽医发现动物疫病的初始阶段就做好各项预防、控制工作,将疫病的感染源尽早的掐断,保证检疫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3.3落实区域化卫生监督
为了进一步提升检疫工作的水平,必须落实好区域化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指定每个区域动物检疫监督和负责人,针对动物之间的流通,必须严格地做好监督。动物产地检疫合格准出后,进入另外一个地区,需要重新进行检疫,确保可以满足市场准入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疫情的传播问题。针对区域动物检疫负责人,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处罚,严重的需要给予辞换,以此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各个区域的肉食流通的安全性。所有区域在销售肉食品的时候,为了确保可以查询到肉食品的流向,必须保证肉食品具有屠宰纪录,确保一旦肉品出现问题,可以追责到人,极大限度地提高肉质食品的安全。对于肉食品的屠宰、生产和检疫的整个过程,必须建立完整的记录,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存档,保证信息可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进来,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提高信息查询准确定和效率,严格落实监督,进一步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意识
不合格的肉类产品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进入市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有很多人只是贪图便宜就购买了一些有害的肉类产品,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清楚肉类的质量标准,缺少辨别肉类质量的能力。所以政府部门要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的意识。当购买肉类产品时,一定要让商家出示合格证,减少买到劣质肉类产品的概率,这种做法也能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防疫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还要邀请相关的专家做一些讲座,鼓动广大消费者去听,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经验,进而制造人们重视肉类食品安全的氛围,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3.5增强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动物检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对现有检疫工作人员考核,留住责任意识强、技术能力过硬的检验技术人员,针对专业技术能力不过关的动物检疫人员,应要求其通过待岗培训学习后再考虑重新录用;针对责任意识薄弱、松散自由的动物检疫人员,应坚决辞退。另一方面,为有效激发动物检疫工作人员积极性,还应充分考虑其实际需求,通过提高动物协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动物检疫规范工作守则,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做到奖惩分明,端正动物检疫工作人员态度,保证相关工作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对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违规检疫、隔山开证问题需要全面落实好问责处理。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提升动物检疫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通过选择举办动物检疫专业技术讲座、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培训教育,有效提高动物检疫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检疫工作是畜牧兽医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的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动物检疫工作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屠宰检疫率低、动物检疫工作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畜牧兽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及分类管理等手段对动物检疫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水平,确保动物检疫工作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益西次仁,木日.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8):141.
[2]罗建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农家参谋,2020(8):145.
[3]苏建忠.试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