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13319820619XXXX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在规模上和数量上都获得了增长,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当中安全问题的实际发生概率也有所增加,建筑安全性的实现和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紧密相关,而建筑安全性又和建筑结构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给予建筑结构设计充分重视,在此基础上才能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建筑行业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施工安全与结构安全属于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但是就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结构设计现状来讲,设计安全性急需提高,这一情况的出现造成了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与制约,因此应给予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安全性充分重视,保证设计质量[1]。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必要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性设计属于其关键问题,也能保证设计有效性,在建筑安全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设计结果才能获得广泛认可和接受,安全性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设计效果和设计水平也会受到不良影响[2]。同时建筑安全性的保证属于工程项目使用时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工程自身价值性实现的基础。工程项目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正常使用。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合理问题的出现是造成建筑出现安全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导致施工时出现安全问题。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行为有充分认识与了解,并且对建筑环境、建筑功能进行综合性考虑。但是在实际设计时,设计人员在计算建筑水平方向实际荷载能力时,存在不合理问题,以致于建筑承载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进而使建筑安全性受到不良影响。同时部分人员会对防火设计、通风设计有所忽视,以致于问题在发生之后难以有效进行处理,问题逐渐扩大,最终造成较大经济损失[3]。除此之外,在进行机构设计时,会有一些投机行为出现。材料的选择往往会对建筑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为了使设计中的成本降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会对材料进行限定,在此情况下,及时材料性能不存在问题,建筑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如钢材是建筑物当中的受力机构,钢材数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建筑物抗剪强度、负荷能力、整体性等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安全。又如替换钢筋实际规格。出于对成本因素的考虑,在使用钢筋时,常常会出现利用18号、16号替换24号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建筑物能够承受的结构强度会因此受到影响,进而使建筑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抗震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不能达到抗震性能方面的要求,就我国在近几年地震中产生的损失来讲,建筑结构抗震性水平比较低,不能充分达到国家制定的要求与标准。建筑抗震性是检测建筑结构设计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重要指标,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好的基础上,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将损伤降到最低,进而使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4]。因此针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注重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对建筑物抗震性能往往有所忽视,或者是未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以致于建筑物整体安全性受到较大影响。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针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部分建筑单位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会雇佣素质不高的团队进行结构设计,在此情况下,设计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安全问题常常发生。同时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难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建筑结构设计当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主要措施
(一)保证设计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为了使建筑行业向着较好方向发展,建筑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执行。对于建筑结构来讲,使用的材料强度与材料质量会对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安全性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应尽量选择强度较好和质量较好的材料,进而使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得到比较充分保证。同时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详细了解设计具有要求,其中包括建筑功能、施工现场环境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材料进行筛选。筛选时不仅需考虑材料强度与治疗,也需考虑材料成本,尽量选择性价性高的材料[5]。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考虑和建筑材相配合的因素,保证建筑材料实现合理配比与合理筛选,避免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与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避免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出现安全事故。
(二)重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属于系统性。全面性工作,需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具备良好专业水平,并且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结构设计时,重视每个细节问题。在此过程中,尤其需注重抗震意识的形成,认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获得更好效果。
(三)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
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过程中,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针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促进其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其次,针对设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在工作中形成责任意识,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开展结构设计,促进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的提高。再次,应注重对设计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对各种软件和各种系统的熟练掌握,促进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需注重设计系统的升级与改进,并对系统运行效率进行优化,强化系统实际计算能力,保证数据在计算之后的正确性,促进建筑安全性的强化。同时也需对软件当中的新功能进行挖掘,使软件在使用时符合设计新要求,促进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利用模拟系统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模拟,形成三维模型,如果在发现设计中存在漏洞,需对其进行及时改进。
结束语: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属于工程重要组成,因此相关单位应给予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充分重视,做好对应保障措施。加强相关宣传工作,并且对设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在设计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并且注重理念与技能的更新,强化对全新设计模式的运用,保证结构设计在实施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确保建筑物安全性,实现建筑质量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良好的居住环境,推动建筑事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中亚.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20(15):78,80.
[2]高文君,潘磊.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有效措施[J].四川水泥,2020(5):94.
[3]李欣茹.浅谈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砖瓦世界,2020(12):69.
[4]赵仁彬.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134.
[5]陈定坤,王海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