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改进路径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津京
[导读] 摘要: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对档案工作重视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缺乏以及工作方式落后等严重影响企业档案效用发挥的突出问题。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对档案工作重视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缺乏以及工作方式落后等严重影响企业档案效用发挥的突出问题。本文从提高重视、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改进路径。对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一、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对于企业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特征赋予企业档案新的时代意义。在数字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紧密相连。信息资源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武器,企业档案部门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阵地,肩负着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信息的重任。企业档案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科研等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研究企业发展历程和经营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图表、文件等原始凭证,是最真实、最可靠、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记录,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其中记载的各类优秀成果、成功经验、经典案例等,都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良好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为适时调整经营和管理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也为内部决策提供了有效借鉴。通过对过往发展历程的综合分析,能够充分掌握企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而为科学制定企业未来规划及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健全的企业档案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展现企业的文化氛围及独特风采。它有助于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利用丰富生动的档案素材,展现企业创业发展的历程,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来推进。但总体来说,企业档案管理水平还不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重视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手段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
        1.企业档案管理理念落后,重视度不够。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但由于档案工作往往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常常处于边缘位置。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到基础性工作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存在“档案归档案,业务归业务”,二者互不联系的错误认识。
        2.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缺乏,规范化程度低。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体系,缺乏科学规范的有效管理。档案管理还停留在资料的保存阶段,没有发挥各类档案资源的真正价值。
        3.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匮乏,缺乏专业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推动公司档案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很多公司都有自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但是相关的档案管理技术人才还比较缺乏,档案管理人员整体职业素质不高。一方面,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人才较为匮乏,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还不够,没有给予合适的待遇,往往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档案管理员往往身兼多职,难以专注做好档案工作。有的企业虽配有专专职档案管理员,但很少有专业出身,且由于缺少专业档案知识培训的机会,专业素养不够扎实,无法满足档案管理需求。


        4.企业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效率较为低下。
        实证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手工式整理”模式。“手工式”档案管理模式的缺点不仅在于档案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在于此方式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囿于纷繁复杂的归档整理工作而无暇进行档案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工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引进档案管理软件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但又受制于专业人才的短缺,导致很多档案管理软件成为摆设。
        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路径
        1.强化企业档案管理意识是改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改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转变不符合、不适应企业档案管理的错误理念,强化企业档案管理意识。要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放在同一高度加以理解,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加以推进。要树立“档案工作也是生产力、档案管理同样出效益”的档案工作理念。要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意识的教育培训,强化企业全体成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增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是改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改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要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工作机构,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完善企业档案全流程管理体制,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管理和运用等各环节,使整个档案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通过业务考核、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等具体措施,激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潜力,充分调动企业全体成员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是改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
        档案管理是一门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要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将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创新培训方式。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各类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档案管理队伍。要强化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如,档案文书立卷、档案整理、编目、鉴定、档案著录、标引、档案的保护与开发等等。要强化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学习,掌握各类档案管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4.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改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抓手。
        要树立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化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流意识,扭转研发者对档案管理无效益的片面认识,转变管理者认为手工方式可靠的传统观念,形成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手段的使命感。将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研发融入网络大系统,把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根据信息化建设整体情况,解决与整体信息化的系统接口、技术接口问题,使之融入网络运行环境。同时要解决历史档案的数据化问题,逐步实现全信息计算机检索,满足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需要。
        四、结语
        正如前述,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角度而言,企业档案工作是一项纪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我国当前的企业管理中,要高度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使之顺应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更有效地实现档案的价值,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文研.浅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119.
        [2].李国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7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