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公立医院不仅要保持其公益性,也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不断创新与变革,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大环境。近年来医院建立“三产”企业已不是新鲜事物,本文从公立医院发展“三产”的法律支撑、投资模式进行分析,为其成立“三产”企业提供思路,并提出运行措施,为各大公立医院发展“三产”企业提供参考。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ublic hospitals should not only maintain their public welfare, but also work on achieving social benefits.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and change,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public hospitals have established many enterprises of tertiary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ws support and investment mode for public hospitals to develop tertiary industry enterprises, provides ideas and operational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ublic hospitals to develop tertiary industry enterprises.
关键词:公立医院;三产;投资模式
1、前言
公立医院为扩大经济来源、提高非医疗收入,会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外投资企业,具体形式包括成立全资子公司与其他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非全资子公司,这些企业被称为公立医院的三产企业。一般来说三产企业的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制造等方面。
2、公立医院发展“三产”的政策支撑——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坚持公益性质,将所有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理设置并控制规模。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因此医院发展“三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将其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当中。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但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三产”企业作为公立医院的产业支柱,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投资国家并没有禁止公立医院成立“三产”企业。
工信部549号文件和《事业单位投资管理》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要求和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限制、对外投资程序、投资审批程序、投资管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故公立医院发展“三产”需严格按照限制、履行对外投资程序、接受监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21条规定:“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统计财政部门审批。”因此,公立医院成立三产公司必须要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并报请主管部门的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同意。
3、公立医院投资设立“三产”公司的模式
3.1、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开展业务。
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三产”企业的好处在于,一是建立“三产”企业,响应了国家“大健康”战略,但发展相关产业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医院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紧缺。院企合作的模式能帮助医院灵活出资,医院能以无形资产、专利技术、科研成果、货币资金等多种方式出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资金压力。二是能充分发挥医院和企业的人才优势、实现双方人力资源共享、整合医院和企业各领域优秀资源、实现“1+1>2”的效果。一方面“三产”企业可以直接从合作企业中引入高素质的财务和管理人才,套用企业现有的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借鉴投资企业管理经验,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促使“三产”运营更加贴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医院可以为“三产”提供临床试验成果、医学科研技术知识、规模化且高素质的医务团队,促进“三产”快速、高效的进入发展轨道,降低经营风险。三是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共建“三产”企业能充分发挥资金和团队优势,有效提高投资效率和确保项目投资质量,当出现投资失败时,医院能有效转移风险、减轻损失。同时医院以非全资投资模式建立“三产”企业还能避免其短期经营投资决策行为、避免公共财力不足。如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某医院与四川某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绵阳某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各自按出资比例享有控股权益。该公司行业类型属商务服务业,主营医院管理、母婴保健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健康管理、物业管理、药品、医疗器械批发、零售、企业管理服务等。
但院企合作建立“三产”企业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隐患,首先,当医院对合作成立的“三产”企业监管不严时,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受医院不同的出资方式的影响及“三产”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可能出现院企双方经营收益分配矛盾冲突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和企业双方若以股权合作方式仅限于建立非营利性机构。同时医院的投资需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进行评估并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2、医院仅依靠自身资本成立全资子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
医院全资设立“三产”企业的优势在于,第一,医院能自负盈亏、独享经营收入。第二“三产”企业的经营模式更多元化、战略决策灵活度更高,且不受其他方的制约和限制。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出资5000万,成立了利康公司。该公司主营医学生物技术、医用材料、试剂、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生产、批发、零售;印刷、验光配镜、近视眼激光治疗等。据有关资料记载,2012年该公司营业额突破30医院。现如今该公司为华西产业的支柱并为华西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但医院全资设立“三产”企业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由于三产高管大多由医院内部推选产生,而医院虽积聚了高素质的人才,但大多数人才为临床医学精英,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变化不具备敏锐性,可能导致管理层决策失误。另一方面,若“三产”企业内部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财务造假、舞弊、贪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后,“三产”企业可能因市场营销意识薄弱、对市场行情及商业运作模式不了解等多种不良因素的存在,而造成全资子公司处于被动经营状态。
因此与非全资“三产”企业相比,医院全资设立“三产”企业一定要在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立足市场、正确定位。
4、医院新成立“三产”公司的思路
抓住机遇,契合时代要求。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尚处初创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加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明确目标,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因此医院发展“三产”企业可立足营养保健品、健康养老、体检中心等产业。为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医院成立“三产”企业也可以成立生物制品经营的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以及物流配送公司,具体可参照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的成都中医大惠康药业有限公司。
关注时代所需,迎合人心所向。由于二胎政策放开,产妇数量增加,医院“三产”建设可围绕母婴服务展开。从妇女怀孕初期开始,为其提供心理咨询、产检服务、孕妇课堂、瑜伽健身等,产后为产妇提供月子中心,科学月子指导及身材恢复、调理等。孩子出生后成了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医院发展“三产”企业或许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服务中心,从幼儿到大学为学生提供各阶段的体质监测,根据个体化差异为其拟定健康成长指导方案,具体包括智力开发、免疫力提升、视力保护、身高体重控制、口腔健康、性格培养等。
当然全民健康才能托起小康,医院的“三产”企业可立足于建立运动健康服务中心,如体育俱乐部,提供专业的运动训练康复指导和营养餐饮指导。医院发展“三产”还需实行医养结合战略。如成立养老机构,该机构可以整合医院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不再让医院变成“养老院”。
5、医院良好运行”三产”公司的措施
5.1、健全“三产”公司的内控管理体系。
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有利于医院“三产”公司高效运行,而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三产”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导向,以企业会计准则及法律要求为依据。“三产”企业要结合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及会计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从思想层面,需要管理层提升对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认知,针对会计财务核算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系统。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高级管理人员及财务负责人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信息及过程进行动态监管控制,以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在工作流程上,应该完善“三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的相关文件,设计并搭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对“三产”企业管理及运营的所有环节实施动态监控管理,为医院“三产”财务经营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2、强化成本管控,实现降本增效
在成本管控上,医院的“三产”企业要严格落实成本管理工作,确保资金链不断裂,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财务部门中的成本管理小组要制定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成本管理的职责范围和要求,财务负责人要严格监督和规范成本核算过程,各成本管理小组成员都要在实际工作中以行动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各企业部门之间应加强与财务部的联系,财务部要积极倡导,呼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以日常的切身行动节约公司管理费用和办公耗材费用。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督激励机制,对那些成本控制较好的部门及成本管理到位的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和经济奖励,激发各部门和公司个人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项目、每个人员上去。
6、结束语
公立医院在发展三产企业时要做好市场调研分析,进行必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同时也要注意始终保持其本身的公益性,不能被利益的诱惑迷失了方向。公立医院只有坚持从法律、政策、市场、环境及自身优势出发投资三产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参考文献
[1]王秋钠.对医院的三产也需要强化监督[J].中国卫生,2014.(09):
[2]彭霞.浅谈公立医院三产公司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实务,2018(15):49-50
[3]梁敏.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三产脱钩的路径探索——以新疆某三甲医院为例[J].新疆医学,2019(07):743-745
[4]邱继卿.医院三产财务管理之浅见[J].财经界,2019(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