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张旭 高春玲
[导读]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肾内科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健康意识程度、住院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临床转归状况和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92.43±31.43)分,护理满意度为87.5%,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为(74.43±25.43)分,护理满意度为62.50%,依从性为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肾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慢性肾衰;护理服务质量

        近年来,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给我国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方面,除了给予患者相关的医疗手段之外,还需要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措施,以高质量的护理帮助患者减免身体上的痛苦,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从而更好的恢复健康[1]。本次研究中引入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案,对比分析其与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肾衰竭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2.67±14.28)岁。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7~68岁,平均(43.78±16.8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性质、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具体管理方式:由临床路径制定小组针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所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执行。①人院当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对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生活环境进行介绍,评估患者各个方面的能力,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②人院第2天,对腹膜透析的功能、作用、原理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告知。③人院第3天,向患者演示整个透析的过程,对每个步骤进行仔细讲解。④人院第4~7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抚,分析患者的综合情况。⑤人院第8~9天,对患者体液平衡进行调节。⑥出院后,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电话随访,嘱咐患者严格用药,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两组健康意识程度、护理满意程度和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意识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均明显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肾内科患者病症严重,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往往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肾透析一般是治疗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透析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质
量,但是无法彻底根除疾病的影响。也就是说,肾透析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并不能有效防止死亡[2]。在部分有肾病的患者看来,进行透析治疗不但无法彻底只
好疾病,还会浪费钱财,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干扰之下,放弃治疗。在传
统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在于疾病,患者一般感受不到护理人员的
关爱,心理上的压力还是会阻碍到治疗效果。但是,新时代下,护理更注重以人
为本,护理人员更加关注患者,不但会对患者提供生理上的护理,还会对患者的
心理进行安抚,尽量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健康意识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先进、高效的护理手段,可将临床护理被动转变为主动,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提高患者自身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协助护理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主性、自律性和责任感,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完善[3]。此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节省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效率。
        综上所述,在肾内科肾衰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提高护理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路霞,王海燕.中国慢性肾脏病的现状及挑战-来自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启示[J].中华内科杂志,2017,51(7):497-498.
[2]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40.
[3]何晓峰,刘蔚,程黎明,等.育龄期女性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29(8):846-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