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   作者:高春玲 张旭
[导读] 目的:在肾内科护理中分析协同护理的作用效果
        摘要:目的:在肾内科护理中分析协同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肾内科住院的8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运用协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患关系明显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与并发症出现率都远低于对照组,能正常工作的病人比例显然高于对照组。结果:协同护理管理可显著减少肾内科病人的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与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肾内科;协同护理;护理作用

        肾内科疾病的发病不分年龄阶段,而且短时间内很难治愈。刚开始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因而,大多人在发病初期忽视了,最终发展成末期肾病。高昂的医疗费加重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与患者的心里负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肾内科护理的发展时间比较晚,存在很多不足,协同护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86例病人,通过随机取样法把他们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20例女性病人,23例男性病人;年龄21至70岁,平均(39.2±4.21)岁;其中糖尿病肾病者14例,高血压肾病者9例,肾病综合征者10例。对照组:21例女性病人,22例男性病人;年龄20至69岁,平均年龄(40.21±5.12)岁;其中,肾病综合征者11例,糖尿病肾病者20例,高血压肾病者12例。两组病人的资料表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拥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是以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协同护理。
1.2.1理论培训
        按照病人的全身状况、接受能力、文化背景等做一个培训方案,对病人及家属展开培训。培训手段为发健康宣传册、面对面讲解、提问问题、宣传单、看录像、咨询等。对高文化者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些医术语,鼓励病人和家属多提问。对文化水平较低者进行讲解时应尽量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搭配形象的画册、图片。培训选址应为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安静的房间。且培训内容为饮食知识、肾病的一些注意事项、操作时环境要求、并发症防治知识、标准洗手法、手术期间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
1.2.2操作培训
        和病人及家属观看手术操作流程的录像,观看期间护理人员对他们讲解,主要讲解每个步骤与注意点,并且指导家属展开实际操作与观察病人的水肿状况,学会观测其身体的症状,学会基本无菌的操作技术,了解手术环境要求,掌握并发症预防手段。通过经常讲解、经常练习,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操作的要领、换药技术与消毒灭菌,考核合格以后展开实操。病人自我护理活动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尿量、自我执行饮食方案、接换腹透液、造痿血管护理等。
1.2.3延续性护理
        病人出院以后对病人展开追踪随访,马上了解病人的肾病情况,方便尽早察觉问题,马上解决。病人出院以后两周以内家访一次,检测腹透室与相关物品是否达标。每周一次电话询问病人情况,及时为病人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帮助病人解决好问题。
2结果
2.1两组肾透析以后生化指标对比
        结果表明,两组肾透析之后P>0.05血磷、血钙没有明显的差异;Hb远超过对照组,TP、Cr、ALB、BUN低过对照组。
2.2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表明,观察组出口感染、腹膜炎、管道引流不畅、腹痛的出现率都显然低于对照组(=4.01、4.74、4.26和4.26)。具体情况如下表:

        结果表明,观察组还能正常做日常工作与家务劳动20例,占46.51%;对照组10例,占23.26%。观察组可以做一部分的家务活动的有15例,占34.88%;对照组18例,占41.86%。观察组中不可以做家务活动、只可以生活自理有4例,占9.3%;对照组10例,占23.26%。观察组还能正常做日常工作的概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X2=4.36)。而观察组再进医院的有5例,再入院率11.62%;对照组再进医院的有15例,再入院率34.88%(P<0.05,X2=4.83)。
3讨论
        随着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护理质量得以大力提升。采用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在自我护理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以及一些预防疾病的防治措施,鼓励患者参与其中,做好心理辅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保持愉悦心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协同护理在肾内科的实行,增强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病人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不仅如此,该方法也大大提高了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这是因为在协同护理肾内科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护士对相关知识技能的耐心指导、讲解、实践,病人的角色发生改变,相应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促进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流,使患者更加配合检查、配合治疗,有益于身体的恢复,进而使患者对护士的依赖与信任增加,改善患者对护士的印象与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肾内科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而住院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阶段,出院后仍要进行相关护理、治疗,所以,患者需要了解相应的疾病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注意一些特殊项目的相关事项,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救助。协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疾病宣传教育,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陈彩芳,卓永宁,吴映华,等.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学,2019,4(28):180-l81.
[2]李青春,陈秀君,蒋琼.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8,10(11):117-118.
[3]田淑侠,王艳丽.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8,29(14):1179-1180.
[4]梁莉,黄云剑,袁发焕.血液透析滤过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24(20):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