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陈旭光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旭光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在城建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确保城建效果的核心要素,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由内向外的软硬件革新,从工程管理方面,创新的管理管理模式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因此,在建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及工程本身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021406
        摘要:建筑行业在城建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确保城建效果的核心要素,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由内向外的软硬件革新,从工程管理方面,创新的管理管理模式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因此,在建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市场及工程本身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1创新管理体系的发展重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和全球国家经济贸易往来逐步深入,积极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目前在传统的生产行业中逐步开始应用各种新型技术,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改革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能够答复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完成建筑行业的成功转型,能够迎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满足逐步提升的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为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合理应用创新模式,建筑企业就需要转变思想,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重视对人才管理进行优化,能够提升人员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能够让建筑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实现激流勇进。创新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新型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能够符合新时期绿色发展的主体。同时,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某些科学性不足的环节进行大力改革,能够使建筑行业企业发展更具刚性和弹性。
        2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2.1顺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领域乃至市场环境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发展机遇,建筑领域需要进行从内到外的改革式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建筑企业内部的改革意味着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在市场新要求的情况下保持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带动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转型升级,采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技术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管理效率,从根本上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提供理论依据,助力科学化管理
        在时代发展要求下,管理模式与技术水平的创新是企业永恒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必然也需要创新力度的不断增强,而科学化的管理创新需要的则是系统有力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普及过程即是创新理念以及创新意识的传播过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凭借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现代化管理。这有利于在对工程项目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借鉴先进系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对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对象进行合理的划分,并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手段及模式,从而确保管理效率和最终效益。
        2.3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管控
        建筑工程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的运用进行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项目管控。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借鉴信息化系统数据平台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全面详细的数据匹配与分析,通过对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以及材料资源的整合分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进而实现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性和模式化。与此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在对工程项目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对工程进展的管控过程,通过该方式以实现建筑单位对生产以及管理的过程进行高效的把控,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从而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发挥管理效力,确保工程运行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力的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施工情况。

此外,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能够推动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升级,这也为工程项目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明确有力的制度保障。
        3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3.1树立创新意识,调整管理理念
        创新意识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顽强的竞争力。企业想要取得发展,首先就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改变创新理念,洞察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的调整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并且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企业的行为导向,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因此建设企业需要重视管理工作,明确管理的目的、动力,探寻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管理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制度督促其有效的应用。在管理时,需要处理好时间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物力、人力、财力,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3.2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筑管理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建设工程规模会随着时代需求不断得以扩大、施工的技术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管理人员面对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需要不断地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借助一些信息技术创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通过利用互联网获取市场最新动态,了解经济及政策的发展趋势,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获得国内外关于技术管理的相关资讯,为管理技术升级创造条件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信息化、合理化、科学化,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让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提升的同时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进一步增强创新的能力。
        3.3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目前大多建筑企业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意识还相对缺乏。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建筑企业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和调整旧的管理模式,将创新元素运用到管理中,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由此导致了制度缺乏制约力。创新管理制度则需要清楚明确的划分权责,实现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发生。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建筑企业只有积极进行变革和完善,利用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机遇和挑战,才能及时进行调整转型,增强建筑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才能使建筑行业符合国家发展政策、提升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完成建筑业的转型,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迈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周家祥.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9).
        [2]周小燕.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散装水泥,2019(1):45-46.
        [3]张松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138-139.
        [4]杨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当代旅游,2018(3):113-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