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 黑龙江省鹤北 154212
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为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绿化及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加强植树造林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林业工程建设成为当前林业部门的工作重点。而林业工程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内容是苗木培育和苗木移植造林,因此需优化苗木培育和苗木移植造林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从根本上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论述
1苗木培育相关技术
1.1育苗地的优化选择
在选择林业工程育苗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苗木生长和发育状况等方面考虑,选用合适的地下水位,满足排水方面的需求。当水肥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时,应当适当地改良土壤并进行施肥,促进苗木的生长。在此过程中,对于林业工程育苗地的要求很高,需要保证温度、含水量和空气等指标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对这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1.2选择与处理育苗地
苗木培育进程中,在做好种子的甄选与后续处理的同时,育苗地的有效选择也至关重要。在具体挑选环节时,应充分考虑苗木的健康生长发育在育苗地能否有保障,育苗地必须满足客观严谨的一系列如下条件:土壤的质地优良、有较好的排水条件和设施且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围内等要求和标准。此外考虑到一些特殊苗木还要求土壤肥沃和水质良好,还要对土壤进行再次处理,以满足上述特殊苗木的标准。而育苗地所属地区的环境气候如空气质量、温度与湿度、阳光雨露等,都是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关注的要素。
1.3播种技术具体分析
种子播种是关键时期,要严格作业,播种时要选择恰当时机,通过科学合理手段规划播种范围,保证培育成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做好播种时机选择,不同季节的地域情况不同,需要全面综合特定地区气候特点,这样,才能确保播种效果,提高成长速度。播种温度的提升,对种子成长非常有利,要根据地理条件,全面处理好温度问题,用浇水或覆地膜方法能避免土地干旱的问题,保证土地湿润,提升地表温度,从而有效提高种子萌芽温度。播种水分的控制也较重要,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或多或少均不利于成长,如果是干旱或高温天气,就要全面做好灌溉,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林业工程育苗撒播是最为主要的方式,在当前应用非常普遍,所以说,需要农业人员合理控制,使撒播更加均匀,科学,用木板密接,在种子上覆盖沙土,为种子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条件。
1.4施肥管理
苗木工程完成种植工作后则需要进行苗木的养护管理,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不同地域的苗木工程养护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受到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沙漠、戈壁滩和土地肥沃的区域有所不同,而南方和北方的苗木工程养护也存在较大差别,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苗木的适应性以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苗木的培育。对于苗木的培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苗木的施肥管理。对于这一环节,主要根据苗木质量的差异性特征来把控好施肥量和次数,以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肥力,為其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以此优化苗木培育管理工作。
1.5苗木的苗期技术管理
苗木期管理时会运用众多的技术措施,参照苗木的具体生长状况,对其运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当多风、气温较低时,需要进行抵抗风沙、抵抗低温的工作,如在苗木区域增设抵挡风沙的障碍物,苗木将受到较少的损害。此外,苗木生长中需要众多的水分,种植人应科学的浇水、施肥,运用众多的技术管理手段,促使苗木的生长速度加快,育苗目标能够最快实现。
2移植造林技术
2.1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
在林业工程的移植造林技术中,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是保障造林效果的关键之一。
根据地区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移植造林的时间不同,例如北方地区苗木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期是每年3—5月份,因为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温度逐渐回升,移植苗木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同时这一时期北方春季雨水也较为充足,所以北方多数地区在春季进行移植比较适宜。如果没有把握好移植的时间,很有可能造成苗木无法成活,即使苗木成活,其后期管护也会大大消耗不必要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会提高林业工程的效率。
2.2确定合理的造林规格
不同的苗种对种植的疏密程度要求不同,例如矮紫杉、紫荆、小叶黄杨、猬实、太平花、紫叶小檗、圆锥绣球、珍珠梅等适宜在较疏的林下或全日照条件下生长,选择合适的造林规格,有助于移植后的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长速率、质量,因此在移植前做好待移植苗木的资料调查,通过对造林规格和造林图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经验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林木的种植合理,种植之后定期观察造林成活率,及时进行补种或者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1%以下,不含41%),选择相应的同龄大苗作为补植苗木,根据林种和树木的需求特点,可适当的进行修枝、整形工作,新造林之后,要及时进行封禁保护,禁止人们进入树林放牧、砍柴等等,对于易受冻的树林,造林后的当年冬季应做好林木的保暖工作,可采用覆土、盖草等保暖措施。
2.3病虫害防治技术
苗木在生长中会出现病虫害问题,要根据实际状况合理治理,有效地做好病虫害控制。首先,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对苗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为了有效地降低病虫害问题,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管理,对其进行综合性治理。其次,要重视病虫害发生状况监测分析。在幼虫期主要的病虫为食叶类病虫,可以通过喷洒药物的方式避免苗木腐烂等问题。最后,要重视病虫害防治管理,合理应用生物性药剂,达到有效防控病虫害的目的。
2.4移植技术要点
在移植造林的过程中,要避免苗木受到损伤,保证苗木的安全性;规范种植苗木,保证移植时苗木的根茎枝干是完整的;移植途中给与苗木适当的水分,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做好造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差异性有季节性,差异性是由于虫害的种类比较多,要根据不同的病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季节性是由于病虫害有萌发期,尤其在冬春阶段,根据病虫的繁衍链条,进行适时适当的防治处理;提高苗木移植相关人员的技术和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培养优秀人才,使其掌握苗木培育、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能够及时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保证苗木移植的各个环节都能规范性操作,为提高造林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5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要想确保林业工程苗木培育质量和移植造林技术水平,就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关的专项管控机制,确保苗木的培育管控工作能够全面落实并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其专业化的管理水平,从更高的角度对苗木培育全过程和细节进行管理,提高苗木培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要定期对专业管理人员和培育人员进行培训,将苗木培育方面的优秀人才送至专业的研究企业、高校展开业务学习和交流,扩大苗木培育工作人员的视野,使苗木培育工作取得更高的成效。
3结束语
林业工程苗木的培育与移植技术能够决定树木的成长和存活质量,为林业工程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运用科学的培育方式和移植技术能够解决林业工程存在的问题,这就说明应该运用正确的技术手段进行干预。林业技术人员在实施林业工程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确定林业的总体发展规划,重视苗木培育和移植等技術问题,重视林业技术管理,加强林业技术指导,为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质量,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新艳.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江西农业,2018(22):79.
[2]王振亚.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2018,31(10):15.
[3]杨春瑜.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3):105-106.
[4]吴志革.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8(09):100.